以下文章来源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作者唐江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

2024年12月31日晚,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科技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主办的“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科学新年大会暨腾讯科技之夜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所长唐江澎教授在大会上发表“给AI时代的学生画像”主题演讲,引起巨大反响。在演讲中,他指出当前高考选拔亟待改革的一些问题:对学生“全科优异”的苛求,严重阻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下是他的演讲内容,首发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公众号,现在转载分享给大家——

大家新年好!站在跨年的时间节点上,我想以“学生的时代画像”为题,做一个简单梳理与讨论,回首过往、眺望未来。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学生画像”,这种画像既表达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文本里,回答关于“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定义人才规格,明晰培养目标;也常见于民间老百姓的教育流行语中,表达着家长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人的愿望期待,描摹着孩子未来的精神长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社会学角度看,我更倾向于赞同这样的观点,教育流行语可能是一个时代实际发生影响力的教育理念,是切实推动教育选择的价值判断。它常挂在嘴边,传达着对教育观念的广泛共识;又发自心底,表现出对教育行为的深层理解。

惠特曼有句诗,“时代啊,从你深不可测的海洋升起” 。梳理一下,“耕读传家”是农耕时代的教育流行语,人们认定耕作技能与读书本领是未来家族成员能绵延赓续使香火不断的关键品质,孩子未来无论下田务农或者入仕为官,都要以此打下根基,终不能两头无着落,塑造出遭人耻笑的孔乙己形象。

后来好长时间,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这应该是到了工业时代。人们认定只要学好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知识,就可以持有通往未来社会的“护照”,就有了适应未来所有职场——“走遍天下”的核心技能,那个时代给学生未来的画像应该归入科学、技术等领域专门人才那一类。

时代在发展, 只是“学好数理化”,难免重理轻文、知识面单一,这样的人的确难以“走遍天下”,因为无法以融通的思维面对本来综合的世界,于是“文理融通、综合全面”的人才规格呼之而出。

高考改革引领教育变革,20年来从“3+大综合”到“3+小综合”,从“3+X”到“3+1+2”,变的是组合科目,不变的是“语数外”三门主课崇高地位的不断确立,不变的是对“复合型人才”形象塑造的全面追求。这一时期的教育流行语先是“得双语者得天下”、后是“数学为王”,到最后“全科优秀”成为人们对学生形象的普遍期待,他们“不偏科,无短板”,而且最好精通琴棋、擅长书画。

这里似乎有一个问题值得讨论。从国家课程标准的角度看,学生通过了必修课程,会考成绩合格,就应该认定已经达到“不偏科、无短板”的要求了。

如果高考再考同样的语数外,把本来国家课程方案中的选择性科目要求变成必修的共同性要求,这种要求一定合理吗?这种选拔导向,一定能培养出我们期待的“文理融通、综合全面”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吗?

以数学为例。人人考同样的数学,如果试题不难,没有区分度,不利于顶尖大学选拔;试题过难,又制造出许多学生的“数学噩梦”。国际数学界倡导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而不是“人人学同样的数学”。

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平均难度过高,导致许多学生学习困难;而最高难度又远低于国际高度,数学拔尖人才的培养又要靠大办“丘班”来补充支撑。这也多少从旁说明,这种一刀切、同一化的要求,确实面临着“低不就”“高难成”的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期待高考模式的改革,更侧重各科合格基础上的扬长选拔,引导学生发展兴趣、培植爱好、形成特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考取北大中文系的学生,一定拼的是数学成绩优异;上清华数学系又拼的是双语卓越。

这种选拔导向,不是比哪个学生有特长,而是比哪个孩子无“特短”;不是比哪个学生有兴趣,而是比哪个孩子能苦学,“全面发展”的追求演化为“全科优异”的苛求,爱好学习的习惯养成让位于功利目标的强制驱动。

的确,学生学习是要付出要努力的,但让青春生命承受这么多无意义之重,有价值、有意义吗?顾明远先生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爱因斯坦指出,“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

“全科优秀”的知识追求,负担沉重的应试驱动学习,只能培养出全面平庸的“优秀解题者”,不会培养有浓厚兴趣、痴迷爱好、持恒专注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对“全科优秀”的不恰当追求,催生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流行语,使教育方向发生严重偏斜,也加剧了家长对孩子未来社会身份的焦虑,让孩子早学、多学、样样学好就成为这个时代群体性的教育选择,弥漫为一场全民加入的教育内卷。

内卷的结果,是全面奠定孩子未来优秀人格的四大基石被动摇、甚至被消蚀,是一些闪烁着真理光芒的教育常识被漠视、甚至被遗忘。

比如,“健康第一”,如果孩子睡眠不足、运动不足,哪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比如,“真正的幸福建立在美德之上”,如果不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利他性、责任感,怎能拥有一生的幸福能力?比如,“教育的全部目的是培养活跃的、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智慧”,如果学习就是死记硬背,不思考体悟,不探索创造,将来怎么驾驭强大的人工智能?比如,“艺术发展想象力”,如果缺少感性素养,我们如何成就健全人格?

未来社会具有不确定性,持什么样的“护照”可以抵达未来似乎也有不确定性,那么,AI时代的学生形象到底应该是什么样?这是一个教育之问,更是一个时代之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教育部印发的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还有许多专家学者都给出了回答。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要从心底来思考、回答。

我的理解是,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机器不断高级化、达到智能化的时代。当机器被不断放大站立于人的面前时,人如果想要不被矮化、不被弱化,永远挺膺站立在AI的前面,永远做AI的主人,就要不断书写确立、不断放大强化大写的人。

大写的人拥有优秀人格,涵育优秀人格一定不是训练注定会被AI替代的知识技能,而是着力发展人的高贵品性,比如善良与爱,悲悯与仁慈,勇敢与坚毅,同理心,责任感,想象力等。在AI面前,刷题训练得来的“一技之长”可能落荒而逃,而立德树人涵养的“优秀人格”将会站立不倒,他们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挑起家庭、国家、人类的担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要在心底给他们画像,我会这样叙述:

他们应该是终身运动者,拥有健康的体魄。珍爱生命,热爱运动,充满活力,阳光开朗,积极向上,相信每一个明天比今天更美好。

他们应该是责任担当者,拥有高尚的品格。立身善良,心怀感恩,追求理想,包容大度,做人有尊严,做事守底线。热心公益,心系国家,胸怀天下,能担当起未来家庭、职业、社会三种角色的责任。

他们应该是问题解决者,拥有创造的本领。终身学习,独立思考,保持好奇心,富有想象力,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勇于实践,善于创造。一事当前,不是一筹莫展的旁观者,不是怨天尤人的抱怨者,而是能用智慧给世界一个问题解决的行动。

他们应该是优雅生活者,拥有审美的素养。以敏锐的美感去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热情大方、幽默豁达、从容优雅,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善于管理自我情绪,能够欣赏他人卓越,给社会带来温暖、和谐、快乐与美感。

我们可以这样整体勾勒、描摹未来学生的形象,也可以追问教育面对AI时代需要发生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些时间去OECD,听见一个有意思的讨论,如果2029年的PISA考试允许学生带ChatGPT工具,考试测评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我们也来追问:

如果允许语音转换文字,低年级孩子在手指前端发育未成熟时,还需要书写那么多书面作业吗?如果允许带计算器上学,学生还需要从一年级到高三成千上万道刷题来提升运算的速度与准确度吗?如果高考也允许学生使用AI,我们今天的哪些学习方式会变得毫无价值?

AI时代变化的速度大大超过我们的想象,这些追问变成我们眼前的现实不会遥远。

等待没有未来,不变只能出局。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心底用自己的句子推想并叙述这种变化,汇成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流行语,凝聚我们的认同共识,汇聚推动教育变革的力量,让今天的教育开始刻画站立于AI时代的学生形象,培育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这样的叙述与表达很有力量,正如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大草坪上的一句标语:

WE CAN CHANGE THE NARRATIV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

(部分图片来源深圳教育)

编辑:鹿鸣 ves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