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边境管理支队苏典边境派出所创新法治建设模式,积极探索开设“社区警校”暨“向日葵”双语普法班,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苏典边境派出所率先在苏典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创新开办社区警校暨“向日葵”双语普法班,针对行为规范、纪律意识薄弱的学生群体,开展定制化法治教育服务。该模式由苏典边境派出所牵头,联合乡政府、边检、学校、司法等多部门协同推进,每周二晚上在学校集中授课、一对一进行法律知识专题辅导、面对面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移民管理警察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用汉语、傈僳语“双语”剖析校园盗窃案等真实案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违法犯罪后果,帮助他们成为遵纪守法、自立自强、阳光向上的青少年。目前,已开展6次课。
“你们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像你一样的警察。”“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4月1日19时30分,来自不同班级的50余名青少年学生准时齐聚,迎来“向日葵”双语普法的第6次堂课——“让法律护航青春,让三观照亮未来”。民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用有趣的法治短视频吸引学生注意,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准备实用的小奖品,激发学生的学法热情。
“精准普法,才能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小小法律明白人。”苏典边境派出所副所长兼“社区警校”班主任黄西平介绍,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改变以往大课堂、灌输式普法,设立丰富的课程体系,包涵法律基础知识、三观教育、心理健康、国家安全等形式。其间,民警以“听得懂的语言”和“用得上的方法”,把法律知识转化为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安全锦囊”,让法治宣传进校园从常态化单一宣讲升级为定制式“普法+服务”双轨模式。
下一步,“社区警校”将根据课程规划深入推进,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方法,集中各部门法治宣传员、社区“法律明白人”并向全乡拓展,重点聚焦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青少年等群体,组织20场次普法宣讲,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记者 杨子庄 通讯员 肖林 杨东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