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阳曲县的城乡大地上,曾经因电池老化而“带病”运行的新能源公交车,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重新上路,成为百姓出行路上的一道暖心风景。近日,阳曲县完成全省首个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批次更换项目,45台老旧公交“心脏”焕新,让民生出行迎来新气象。

旧疾缠身:老旧公交成出行“拦路虎”
阳曲县作为全省率先、全市首家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的县份,新能源公交车一直是群众出行的“主力军”。然而,随着2016年投入运行的45台老旧车辆“服役”8年,电池问题逐渐凸显,给百姓出行带来诸多困扰。
“以前坐公交,老担心车没电回不来,特别是去偏远乡镇,心里直打鼓。”家住凌井店乡的王大爷无奈地说。据阳曲县顺通公交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老旧车辆续航里程大幅下降,降幅达50%,部分线路公交车的充电时间和换车频率大幅增加。原本顺畅的公交运行节奏被打乱,群众乘车等待时间变长,乘车体验变差,驾驶员的工作量也成倍增加。

“冬天的时候问题更严重,车辆续航能力急剧下降,我们只能频繁充电或者换车,导致班次减少,很多乘客有意见。”公交司机李师傅满心疲惫地表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百姓的日常出行,也制约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
政企合力:按下电池更换“加速键”
面对这一民生难题,阳曲县交通运输局迅速行动,积极协调公交公司,决定为这45台老旧新能源公交车更换“心脏”——动力电池。
为了让更换工作顺利推进,阳曲县创新举措,采用“政府补贴+企业自筹”的双轨并行机制。2024年,国家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为更换动力电池的公交车每辆补贴4.2万元。阳曲县交通运输局抓住这一政策机遇,积极与企业沟通协作,政企共同投入近500万元技改资金,于2024年11月正式启动电池更换项目。

在更换电池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严谨细致、认真负责。他们先将旧电池小心翼翼地拆下来,再仔细检查车辆线路和结构,确保新电池能够完美适配。接着,把新电池稳稳当当地装上去,每一个螺丝都拧得严丝合缝。最后,对车辆进行全面调试和检测,从电池性能到车辆动力系统,从刹车系统到灯光设备,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确保车辆安全、稳定运行。
新程开启:公交出行驶入“快车道”

经过40多天的努力,45台公交车的电池更换工作圆满完成。如今,这些换了新电池的公交车又重新奔跑在阳曲县的城乡道路上,成为百姓出行的“贴心伙伴”。
“现在坐公交可方便了,车跑得又快又稳,准点率也高了,去县城办事再也不用担心赶不上车了。”王大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新电池投入使用后,车辆续航里程明显增加,在低温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的性能。以凌井店乡线路为例,日均减少充电次数2次,单趟次运营时间缩短15分钟,冬季续航能力提升40%,彻底解决了“半路没电”的难题。
“公交准点率提高了,乘客满意度也大幅提升,我们的工作也更有干劲了。”李师傅开心地说。据统计,更换电池后,全县公交准点率从85%提升至98%,乘客满意度从72%跃升至93%。同时,农村老人、学生等弱势群体出行成本降低30%,城乡交流更加频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验示范:绘就民生出行“新画卷”
阳曲县此次完成全省首个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批次更换项目,不仅让当地百姓的出行更便捷、更舒适,也为全省其他地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阳曲模式”的成功,得益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企业勇于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这种“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治理机制,为解决民生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望未来,阳曲县将继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公交服务,提升出行品质。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阳曲县的公交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百姓的出行也将更加绿色、便捷、舒适。相信在阳曲的示范引领下,全省各地将纷纷行动起来,共同绘就民生出行的“新画卷”,让人民群众在交通出行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素材来源:阳曲微讯)
(责编 黄晶 助编 董文玉 兰亚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