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裁定宣告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破产。作为发售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的品牌,柔宇科技倒在了行业春天到来之前。

而在另一边,以华为、OPPO、vivo、小米等代表的国产品牌,正在借助着折叠屏这一全新品类,在高端市场加速突围。9月份,华为更是在全球市场率先发售了三折叠屏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一举抢了苹果的风头。小米、摩托罗拉等品牌,则是依靠着小折叠屏,收获了一众消费用户。

从折叠屏这一品类诞生到今天,已有五年多的时间,几乎所有的主流品牌均已入局,布局大折、小折,发布了多款产品。不仅如此,从增速上来看,即便是在手机市场跌入谷底的前两年时间,折叠屏的增速依旧是处于一个高速的态势。

不过,从今年市场的波动以及品牌之间的态度来看,折叠屏行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是增速放缓,曾经的翻倍增长已降至目前的20%-30%,相比较海外市场,国内品牌的活跃度更高。另一方面,曾被当作国产品牌突围高端市场的大折叠,目前也遇到了难题,有些品牌已经放缓甚至是暂停相关产品的研发。

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对钛媒体APP表示,“厂商对于折叠的态度趋于保守,大部分厂商并不赚钱,达不到收支平衡,且普遍发现折叠屏的复购率并不高,三折产品短时间也难以推动市场快速发展。”

增速放缓,三折叠也不灵

内卷的智能手机市场,从续航快充、影像、屏幕、散热等多方面都卷了一遍,今年借助AI落地的契机,加上“触底”的因素,迎来了久违的回暖,但增长也并不是很乐观。

对比之下,折叠屏手机则一直处于一个上升期,无论是销量还是玩家都在加速扩充。五年的时间里,折叠屏的玩家从三星、华为扩充到现在的小米、OPPO、vivo、荣耀等,销量也在以两位数的速度不断增长,在去年下滑的手机大盘市场中更是成为一股“清流”。

谈及折叠屏手机的快速发展,TCL华星CEO赵军在去年曾对钛媒体APP表示,“大概五年前,折叠手机开始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三年前,折叠手机的市场规模还小于100万。今年,整个折叠手机的市场规模接近2000万,大概是在1800万到2000万之间,全球折叠手机的出货量,基本每年是以几倍的速度在增长。我们认为折叠手机是目前智能手机领域产品创新和迭代的主要创新点和增长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CL华星三折叠

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下行周期中,折叠屏一直是“另类”般的存在,不仅逆势增长,还保持着一个非常高的增速。但是到了今年整体市场回暖后,这一高增速开始回落。来看一组数据,就会有明显的感知。

根据CINNO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达354万部,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35%。单纯从数据来看,成绩的确不错。但是,在去年的同一时间点,同样是CINNO Research统计的数据,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同比增长则高达175%,环比增长也达70%。

从体量上来看,折叠屏在整个智能手机中仍属于小众,按理还应处于爬坡期,但今年的增速就已经开始掉落下来。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对钛媒体APP指出,折叠屏市场依然保持增长,但是从Q3开始增速已经放缓,预计今年中国市场增速35.5%。由于参与厂商以中国厂商为主,大多主要集中于中国市场,所以全球市场预计今年增幅只有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Canalys

Canalys研究经理刘艺璇也给出了一样的观点,称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折叠屏出货1380万,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中国折叠屏市场占全球43%,前三季度出货590万,同比增长38%,增速维持高位的情况下有所放缓。

从二手市场来看,也能反映出消费者对于折叠屏的态度。转转数据显示,在10月20日——11月19日这一个月里,折叠屏类手机交易订单量环比上月百分比增长14%,这一数字也并不是很高。

在钛媒体APP看来,相比较前两年的蒙眼狂奔,折叠屏的增速放缓也情有可原。当下,折叠屏的受众较窄,基本上是以中高端为主,即便是小折叠屏价格也要在3500元左右。五年多的时间,在该受众领域基本完成了愿意尝鲜用户的普及。在价格没有大幅下跌,以及没有突破式创新的情况下,很难再去拓展更多的用户。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华为的三折叠手机很酷炫,个性化标签也十足,但是两万元档位的价格,加上高昂的维修成本和产能,也难以推动市场快速发展。“从产品端来说,随着硬件突破式提升高峰的结束,厂商需要持续挖掘更丰富产品用例及更明确的产品定义来进一步吸引消费者及留存现有折叠屏用户。”Canalys研究经理刘艺璇说道。

亏钱也卖,小折叠比大折叠更吃香?

“厂商对于折叠的态度趋于保守,大部分厂商并不赚钱,达不到收支平衡,且普遍发现折叠屏的复购率并不高,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折叠屏的态度只是‘能用’,使用体验一般,并没有太多必需的使用场景。”产品本身的限制,加上市场化表现不理想,这是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认为的当下折叠屏所处的困境。

从终端售价来看,折叠屏动辄大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价格,应该会是像高端旗舰机那样的高利润产品,但是从部分品牌商透露的口风来看,现在基本都是在赔本赚吆喝。

此前,荣耀手机CEO赵明在与媒体交流中就坦言,荣耀折叠屏累计亏损已经达二三十亿元,小折叠手机Magic V Flip至少要卖到100万台才能够实现盈亏平衡。与此同时,vivo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公司一直在贴钱在做折叠屏。

从目前国内折叠屏的整体体量来看,单季度小百万级别的销量,很难去形成规模,让手机厂商持续去投入研发。前段时间,市场就有消息称,某一线手机品牌暂停大折叠屏手机产品线,内部正在重新规划大折叠屏产品定位,并暂停明年新品发布计划。虽然大家大概率都能猜出这家厂商的名字,但并未得到官方的正面回应。而这,也牵扯出一个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此前被称为“美丽小废物”的小折叠屏,现在则是越来越吃香。

从折叠屏这五年多时间的发展来看,国内市场以大折叠为主,大屏使用场景更多,且大折更能体现高端。中国市场由于坚实的高端用户基础及本土厂商产品极大丰富度,折叠屏出货大折占比约为60%。相比较下,海外小折占比更高,尝鲜用户更多,海外市场价格更低的小折产品占据60%。

Canalys研究经理刘艺璇对钛媒体APP指出,虽然厂商将大小折叠都定位为高端化、新形态的产品,但大折叠和小折叠实际上属于不同的产品形态,因为他们的目标用户、形态价值、产品定价都有着明显的区隔。小折叠通常作为更加时尚、便携、创新的不同形态的直板机,而大折叠在用例上更接近于平板的替代用例。

在国内,都说小折叠是“美丽小废物”,一方面是因为价格较高,另一方面则是折痕的体验感不好。但是,今年以来,小米、华为、荣耀以及摩托罗拉推出的小折叠屏市场反应都还不错,副屏的全新设计以及玩法,加上时尚的风格和多种佩戴等延展方式,吸引了很多女性用户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报道指出,小米MIX Flip因为市场销售好于预期,备货量已加单约42%至50万台,并且也推动其在中国折叠屏手机的市场份额从1.4%增加至17.2%。与此同时,此前一直不受关注的联想手机业务,也因为小折叠产品,推动其在全球业务的增长。根据IDC二季度全球手机数据显示,摩托罗拉以30.8%的市场占有率成为竖向折叠屏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钛媒体APP认为,小折叠之所以能够在今年崛起,更多的是在于设计上的改变以及价格的下探。现在,消费者花三千多就能拥有一部折叠屏手机,而且时尚的设计加上小屏幕,也更能讨好女性用户。小折叠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手机产品,更像是一件配饰。小米线下店铺的一名店员就告诉我们,有好多男性用户买来送给自己的另一半。

国产品牌高端力缺失,市场还需要一个爆点

大折叠暂停研发、小折叠卖得好但是也不赚钱,增长速度也在放缓,折叠屏到今天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挑战。

其实,从市场玩家的角度来看,放眼全球,除了三星,主流的厂商都是中国品牌。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在此前的多篇文章中我们也都有所提及,那就是折叠屏是国产品牌突围高端最好的武器。

高端的市场,意味着品牌力的象征,同时也是更高利润的空间。

当下,国内高端市场更多的是被苹果所占据,华为虽然从去年开始逐步夺回失去的市场,但整体来看,苹果的绝对优势也很大。折叠屏的出现,让更多的国产品牌看到了机会,包括小米、OPPO、vivo、荣耀等都相继推出多款产品。

钛媒体APP从Canalys处得到的数据显示,厂商在过去的一年,根据自身研发资源、折叠屏产品定位,对折叠屏产品线都进行了敏捷的调整和布局。即使在产品上做出一些取舍,甚至是重新思考,但相较于2022年各品牌开始逐步发力折叠屏,OPPO、vivo、荣耀、小米、华为前三季度在600美金以上超高端的出货量及折叠屏在该价位段的内占比均有稳步提升。厂商借助折叠屏产品帮助其突破了其产品售价及高端产品出货,前三季度中国市场600美金以上产品中,有10%为折叠屏。

单从数据上来看,折叠屏对国产品牌的高端化发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尤其是与苹果的差异化,但是一直赔本赚吆喝也不是回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部分品牌的迭代速度放缓甚至暂停研发。其实,这一切的背后,还是在于国产品牌高端力的缺失。

目前,无论是大折叠还是小折叠,在技术、成本以及规模的限制下,折痕的问题、较高的售后维修价格等都是仍未解决的问题。其中,大折叠的软件适配度不像直板机那样高,也是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看到一些品牌开始打出性价比的旗号来去推广折叠屏手机,这一点某种程度上也与高端机的逻辑有所相悖。

对于消费者尤其是高端用户来说,他们愿意为更好的设计、更高的性能以及前沿的创新去买单。一个数据也能说明情况,那就是华为目前在中国折叠屏市场占据着绝对的地位,已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横屏折叠手机市场份额冠军。即便是三折叠屏的价格来到了2万元,也有很多的用户买单。不管背后是否是黄牛,有需求才有溢价,这点逻辑是不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统计数据显示,iOS用户对折叠屏手机的兴趣比例达到58%。同样的,如果哪天苹果推出折叠屏了,即便价格会相对直板机高出很多,也不缺买单的用户,这就是品牌高端力的表现,背后需要的是长久的产品积累起来的品牌印象,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的长青力。

现在,三星也在加大折叠屏的布局力度。有消息称,为了降低购买门槛,三星会在明年推出价格更为亲民的Galaxy Z Flip FE。另外,苹果的折叠屏也就这两三年时间。对于国产品牌来说,突围高端市场确实不能着急,但是在市场的压力下,比得还是背后创新能力的浅厚。在现在这个“空档期”抓不住,未来不是说没有机会,但难度只会更大。(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