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沈祎

“王文兴还健在?!”当林靖杰接到“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拍摄关于台湾文学家王文兴的邀约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

作为文学青年出身的导演,早在20年前林靖杰就读过王文兴的代表作《家变》,当时他视之为一次“惊艳”的文学邂逅,“天啊,怎么会有这么棒的一部作品?!”他迫不及待地买来王文兴的下一本小说《背海的人》,却跟大部分读者一样,“完全看不下去”。自此,“王文兴”的名字逐渐便淡出了林靖杰乃至台湾文学圈的视野。

时隔多年,“他们在岛屿写作”布置的是更大的命题:不单要探究王文兴的文学境地,更要揭开这位作家低调隐逸的生活面目。

多年前深埋的文学困惑再次涌上心头,对于王文兴重燃的强大好奇心驱动着已经成为导演的林靖杰,他说:“我当然知道这个纪录片难度太高了,他的作品那么难理解、读者那么少。而且我猜测这个作家应该是非常的孤僻,很多朋友都说他连朋友都不见。一个孤僻的被拍摄对象对纪录片拍摄者来讲简直是自找麻烦。”

他构思着以一个中生代女作家的写作为渠道,和王文兴进行一种文学上的隔空对话:“通过她来思索王文兴写作的策略和内涵。”

可惜当他走访了台湾30-45岁的多位女作家之后发现,所有人都表示无法胜任这个角色。林靖杰陷入了半年多纠结,最终硬着头皮再次拾起当年被束之高阁的小说《背海的人》,并把《家变》、《星雨楼随想》(王文兴随笔集)、《书和影》(王文兴的第一本散文结集)重温了一遍,“这一次,我决定要自己和他对局。”正是这份回归文学的初心,成为开启《寻找背海的人》起点的钥匙,《寻找背海的人》的面目终于清晰起来……

用“切面”拼凑作家形象

东方早报:“线索”这个概念大概就是在对话失败之后确定的吗?

林靖杰:对,事实上那很真实地反映了我的状态:一个导演在拍王文兴的焦虑,那个焦虑就是我要如何通过一个纪录片完整地介绍王文兴这个作家给观众?我们可以透过王文兴很独特的切面去看到他的某种生命的独特性或者他生命的深刻性,但是我们不能透过任何一个切面来说这个就是王文兴,所以只能尽量多地找切面(线索)。

一开始我们其实很礼貌地问王老师有没有什么想法,王文兴就不出意料地讲了一些让我非常苦恼的想法,他觉得《家变》已经被讲太多了,他建议这个纪录片导演可以更大胆地设定,譬如说关于《背海的人》的10个或20个问题。我听了之后就傻了,难道我就拍学者正经八百地讲《背海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小说,那无聊死了。《背海的人》是很丰富的、很值得谈的,可是它偏偏又那么的难谈。

东方早报:动画和剧场元素,还有王老师和“卡到音”乐团的即兴朗诵配乐,是你突破拍摄瓶颈的方式吗?

林靖杰:我们谈一个作家不可能回避谈他的作品。像王文兴这样50年来每天都没有停止写作的人,写作本身已经是他,作品本身已经是他,所以我不可能回避去呈现作品。

呈现小说就是把小说截取一些段落来讨论,“念”是一种方式,幸好王文兴的朗读非常优美,所以那成了一种表现方式,但是不能总是这样。

小说要影像化,想来想去无非就是把它演出来,演出来又有几种做法呢?第一种是真人演出;第二种是用动画,大概不出这两种。老实说,我拍摄前一直在抗拒用动画或者用真人演出,纪录片预算不高,常常会因为动画、表演做得简陋而适得其反。好多好片子就是这么毁掉的。

像那个舞台剧《家变》,王文兴也讲过,他写《家变》的时候其实是用舞台剧的概念在写,正好贴切。

一方面,我希望可以尽可能地如实呈现和贴近王文兴的小说,不要做太多个人的表演。这是我的想法。另一方面

(下转B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