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6月11日电(记者 邓中豪)“如果给我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选择开书店。虽然它还不能赚钱,虽然它要占用我大量的精力,虽然它不能给我一份看似光鲜、体面的工作,但它给了我真正想要的生活,这就足够了。”日前,在荒岛书店里,荒岛书店的“大股东”何淑静对记者如是说。

就像电影《蝴蝶效应》一般,一个小小的改变,总能扭转人生的轨迹。2010年上半年,南开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大四学生何淑静迎来一个重要抉择——是像其他同学一样进银行、进企业,过朝九晚五、循规蹈矩的生活?还是开一家书店,过前途未卜但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何淑静选择了后者。不久,她与三个志同道合的南开同学一起拼凑了22万元,在南开大学的居民楼里租了间大约40平方米的屋子,添置书架、采购书籍,开设了这家后来在南开大学小有名气的“荒岛书店”。

走进“荒岛书店”,立即被一种人文的味道包围。书店的装潢并不华丽,但很用心。狭窄的空间里,整齐排列着数千册书,其中大多是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社科类书籍。书店里几个读者安静地翻看着书,在他们旁边,两只慵懒的猫走来走去。整个环境安静优雅,甚至有些“小资情调”。

“我们四个 合伙人 都很爱书,卖的书都是我们自己喜欢、精心挑选的书。”何淑静告诉记者,“我们的书不像网上那么全,也没有网上那么便宜,但是真正爱书的人,在这里能看到他们想看的书,能得到他们想要的氛围。”

谈及书店的盈利问题,何淑静坦言,“开店、购书的成本很高,在定价上很难比网店有优势。目前书店的经营大体能做到收支相抵,这些年我们都没有从书店拿到过钱。”

何淑静告诉记者,“荒岛书店”四个合伙人中,一个已经工作,两个在继续读书,她通过做兼职也有一些收入——他们不想因为急于让书店挣钱而让书店变味儿。在他们的心里,这个“荒岛”就是他们在喧哗社会中的“精神家园”。

“如果我们想挣钱的话,我们可以在书店里卖考研资料,可以做打印,甚至可以把书店关了开小饭馆,但是我们不会这样做。开书店的生活很艰苦,但也很充实,我们都很享受这个过程。”何淑静说,“我觉得人们在物质之外,应该有一些精神上的追求,可以是创业,也可以是在工作岗位上积极努力。重要的是,你要敢于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敢于发现真正的自己。”

(原标题:在"荒岛"发现自己——南开学子的"中国合伙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