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7月21日电(记者 王江 袁雪莲)江水漫堤、道路被淹、人员被困、交通瘫痪……近日一场大雨,让昆明一夜从“春城”变为“水城”。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何一场大雨就让一座繁华都市措手不及?

“春城”一夜变“水城”

一早起来,昆明市盘龙区小坝新区的居民们惊奇的发现,自家的小区一夜之间变成了汪洋。“楼下一片黄色的汪洋,私家车都泡在水中,有的勉强还看得见车顶。”小区居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因此积水严重,一楼的住户家中漫入大量积水,人员进不来也出不去,只能躲到较高楼层等待救援。

18日晚至19日,昆明市遭遇近四年以来的最强降雨天气。昆明市防汛办监测的数据显示,从19日凌晨1点至5点,昆明部分地区最大降水量达214毫米,其中市区大部分地区降水达到100毫米左右。

一夜大雨让流经主城区的盘龙江水位上涨,一度出现漫堤倒灌现象,附近小区数百户居民被困高处,消防官兵只能利用皮划艇转移受困人员。记者在积水严重的道路上看到,部分私家车熄火被困水中,行人在齐腰深的水中冒险前行。不少道路井盖被水流冲走,形成一个个湍急的漩涡。

大雨之后,昆明交通也全面拥堵接近瘫痪。记者从昆明公交集团了解到,主城区264条公交线路全部受到暴雨影响,通行极为缓慢。其中,菊花村公交车场淹水严重,200多台公交车被淹不能投入运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只能以每小时数百米的速度挪移。”昆明私家车主杨先生说。

“水淹春城”为何多次上演?

事实上,作为一座缺水严重的城市,“水淹春城”曾多次上演。特别是2008年,昆明市政府门口的积水一度到达大门的一半处,“水淹市政府”的图片曾在网络广为流传。

尽管防汛排涝年年提,自2012年以来,昆明更是对40条城市道路进行了改造和提升,加大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力度,但为何还是一场大雨还是让昆明成为水城?

有建筑工程师指出,近年来昆明道路景观提升、城市管网改造、地铁线路施工等工程同时进行,部分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城市施工一般会动到地下管网,如果这部分管网来不及修复,雨季排水就得不到保障。网友“十方山”如此总结:“开挖六年,干旱四年,一夜雨让昆明现出原形,黄水漫春城,全城大瘫痪。”

昆明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昆明出现下雨积水的主要原因:一是城市地形总体较为平缓,坡度小,使得排水速度不快;二是昆明城市扩张太快,带来的弊端就是排水的硬件与软件跟不上。此外,不同的管理部门对排水管网的清理检查与排水公司相比有差距,导致对排水管网的养护存在差异,加上一些管网老化,都是导致容易产生积水的原因。

昆明市城市建设排水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承,目前昆明排水管网不够完善,在强降雨天气条件下,主要排水沟渠行洪力不足且中下游存在瓶颈,造成严重积水并形成淹水点。

城市建设要“重地上”也要“重地下”

“当昆明市地上工程快速发展时,却没能跳出 重地上,轻地下 的怪圈,繁华的商业街,高楼大厦的下面,是一套无法与之同步配套的排水系统。”城市建设排水专家感慨道。

云南大学教授金子强认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的程度,不在于霓虹灯有多闪亮,也不在于楼有多高、路有多宽,而是在与基础设施有多过硬,尤其是下水道这样的良心工程是否通畅。

“一场大雨就让昆明全城淹水、交通瘫痪,这体现了城市发展决策的短视性,也充分暴露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内在的滞后性。”金子强说,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与城市环境建设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它的缺位折射出的是急功近利的发展理念和错误的政绩观。

金子强认为,此次内涝还凸显城市应急管理“短板”。一般旱后很容易出现旱涝急转,而昆明干旱这么久,一场大雨就让内涝如此严重,这说明各级部门没有做好应急准备。“光预报不预警,没有长期的预警机制,如果再来场暴雨,恐怕还是一样狼狈不堪。”金子强不无担忧的说。

他建议,城市建设不能只顾眼前,“重地上”更要“重地下”,只有在城市规划、设计、管理方面转变思路,从长远出发归还下水道“欠账”,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现代化都市。

(原标题:水淹昆明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