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停职的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负责人杨剑波。

早报记者 忻尚伦

光大证券“8.16”事件已进入问责阶段。

“8.16”事件,是指8月16日早晨11时左右,5分钟内,上证指数突然在银行股以及中石油、中石化带动下狂涨逾5%,迅速引发市场众多猜测。有传言指向光大证券的失误交易,光大证券股票午后即临时停牌。下午,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自营业务套利系统出现问题。上证综指在午后也一路回落,最终收跌0.60%。

光大证券人士确认,引爆“8.16”事件的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负责人杨剑波已于昨日被暂时停职,为协助监管机构调查。该部门业务也全部暂停,“也算是公司内部的处罚。”

因“8.16”事件风波,证监会8月18日宣布对光大证券立案调查。光大证券8月19日公告,上海证监局对其策略投资部自营业务处以三个月的

停业监管措施。

光大证券昨日复牌后,开盘即被大单砸至跌停,至收盘仍有122.2万手卖单封在跌停价上。

并非监管处罚措施

光大证券人士表示,杨剑波及其团队是暂时被停职。

“公司内部的决定,并非监管处罚措施。”该人士表示,由于监管机构已经暂停了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业务三个月自营业务,为了配合监管机构调查,光大决定对杨剑波及其策略投资团队暂时停职。

据悉,杨剑波为光大证券的“老员工”。自2004年加入光大证券后,一直从事金融衍生品研究。并于2008年前后升任金融衍生品部董事总经

理。此后,光大证券调整内部业务分工,设立了策略投资部,杨剑波为该部门负责人。

券商人士指出,“光大杨剑波”团队,在国内量化对冲业内极负盛名,“是光大证券的一块金字招牌。也多次参与中国证券金融衍生品的开发和研究。”光大证券总经理助理杨赤忠(主管策略投资部的副总经理)曾在不久前公开表示,“过去的两年半,策略投资部在光大证券创造了很好的业绩,在去年公司的部门业务考核中是名列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策略投资部是以衍生品交易为主的跨市场、跨资产的复杂交易平台;主要业务包括结构性产品、股指期货套利等。有基金公

司人士介绍,该部门在业内以从事场外期权、权益类互换等尖端衍生产品著称,特别是在结构性产品领域与很多大机构有着密切合作。

光大证券2012年年报显示,策略投资业务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累计实现收入1.24亿元,为去年同期的33倍。策略投资业务方

面不断寻求新突破,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挂钩沪深300指数的结构化产品,备受市场关注。

上述挂钩沪深300指数的结构化产品,即为杨剑波一手打造。

投身金融衍生品开发

据媒体报道,杨剑波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金融学博士。早年在股票市场的波动率方面有深入研究,是华人金融经济学

者里面最早用GARCH(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等模型对中国及世界资本市场的波动率集群效应进行分析的研究人员。

公开资料显示,杨剑波曾在2005年11月作为国内第一批人员参与了中国资本市场第一批交易所权证创设等活动,并负责光大证券的备兑权证系统开发以及光大证券股本类衍生品业务平台的建立。

杨剑波曾在一个论坛上谈及中资券商发展金融衍生品路途之艰辛:“(金融衍生品业务平台)我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当的艰辛。”杨剑波以光大证券个案来讲,“一开始要建系统,是自己造还是买,自己造要一步一步的摸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对业务的发展初期来说。买的话,国际上比较大的IT提供厂商,价格非常贵,动辄数百万美元。”

杨剑波并指出,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前台性业务,而且是前中后台一体化业务。“这个业务就是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得好,其实就是在买卖风险,对风险进行定价,定价得好,就赚钱,反之就赔钱。”而中国证券业协会2013年重点课题研究立项名单,杨剑波申报的课题为《中国资本市场条件下的权益类衍生品业务的风险控制与管理》,上述风控管理显然未能帮助杨剑波避免其职业生涯中的最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