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周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部署。围绕“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问题,新华社记者日前采访了文化部部长蔡武。

蔡武说,我们从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改革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领域单兵突进。改革到今天,剩下的都是比较难啃的骨头,都是涉及到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利益格局调整。目前,文化体制改革更加系统性,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相关部门的联动。

蔡武认为,下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重点做好这几件事情:

一是要进一步转变文化行政部门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我们现在还抓着很多具体事情,还可以进一步下放,交给社会,还有一些事情可以用购买服务、招标的办法,让有能力的社会团体、中介机构来承担。

二是要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推动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增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加强对转制院团扶持政策的落实。

三是要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探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能,推进保留事业体制院团企业化管理。

四是要完善和健全文化法制,推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各市场要素的流动,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

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蔡武认为,所谓现代,是要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现状,并与整个世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时代潮流、全球化浪潮、信息化的发展相适应。

我们所要建立和完善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主要表现在:

——市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府要减少行政审批、不再过多干预市场行为。在文化建设领域,考虑到文化既有产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我们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市场竞争环境公平宽松。要求文化市场的准入更加宽松,最大限度地给市场主体松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关键。必须采取有效举措,使人才、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参与竞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样式更加丰富。

——文化市场更加开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应该是封闭的,而应是开放的,符合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

针对文化企业“走出去”问题,蔡武表示下一步要具体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搭建和完善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扶持体系。建立重点出口项目的申报、评选机制,建立对外文化贸易资源库。继续加强央地合作,建立外向型文化产业聚集区,继上海、深圳后设立新的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二是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实施信息服务计划。搭建国际文化市场的信息收集、研究和发布机制,让所有从事对外文化贸易的人员都可以共享国际文化市场信息。

三是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平台建设。举办中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年会,开展专题推介会、产业论坛等活动。发展国内重点展会和交易会,提升其国际吸引力和辐射力。

四是实施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计划。积极培养中国文化产业和对外文化贸易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并加大海外文化产业各领域专业人才的引进。

五是推动出口模式的不断提升。鼓励企业通过深度参与创意、制作和国际市场营销,针对国际市场打造文化产品,实现高附加值贸易。加大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扶持力度,支持外向型产品开发、优秀产品对外推介及企业海外落地经营。

(原标题:蔡武: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