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2月16日电(记者刘兆权 刘巍巍)“绿波不尽尘难染,芦苇深处浮人家”。40多年前,一部现代京剧《沙家浜》,让距离大都市上海不到百公里的江南小镇沙家浜名扬中华;如今,这里依旧河港纵横,绿波摇曳,芦苇荡间沙鸥翔集,一副人与自然融洽相处的田园风貌。

沙家浜并不是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一处世外桃源。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江苏省常熟市,始终把生态文明作为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动力,以生态修复牵引结构调整,让沙家浜般的生态和谐画卷在全市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舒展开来。

沙家浜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现代京剧《沙家浜》而在中国家喻户晓,阿庆嫂、刁德一、胡传奎等形象深入人心,其中的《智斗》选段更成为京剧经典曲目。

作为红色旅游景点,沙家浜吸引了很多有着怀旧情结的游客,但常熟人深知,“吃老本”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个风光如画、生态自然的江南水乡才能让红色景点焕发新生机。

记者现场采访发现,那个原本只有150亩的芦苇荡,如今已扩大到2200亩。泛舟其中,菱荷相间,水鸟时现,在回味抗日烽火的同时,这里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心灵的静谧与平和。

一组数据印证了记者的判断。2012年,常熟全市旅游总收入超过300亿元,除沙家浜外,虞山、尚湖都因其秀美的风光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

然而,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不甚了解的是,就在十几年前,山清水秀还只是美丽的愿景。常熟境内最大湖泊昆承湖,由于周边地区和湖体的无序开发,水环境管理相对滞后,到本世纪初,昆承湖水质恶化到五类水。常熟市环保局局长陈飞说,近年来通过关停、整治和搬迁沿湖50多家污染企业,清除取缔畜禽养殖点和围网养殖5000多亩,并实施生活污水截流工程,目前昆承湖水质稳定在三类水,部分水域达到二类水标准。

沙家浜的美景和昆承湖、尚湖修复都是常熟市近年来探索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缩影。常熟市委书记惠建林说:“近年来,常熟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 的发展理念,始终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方略。”

“十一五”以来,常熟主要经济指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以每年约5%的幅度递减;从2006年至2012年,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95.84提高到97.27;空气质量优良率由93.97%提高到98.86%;现代化考核断面三类以上水占比由29.41% 提高到61.53%,林木覆盖率由8.24%提高到17.59%。

今年3月,在昆承湖养了30多年鱼的吕传生欣喜不已,因为他在湖中捕捞时竟然发现了刀鱼。“本来都快绝迹了的东西,没想到现在又能看到了,这都要归功于环境改善了。”亲眼看到了昆承湖变迁的吕传生对此感慨万千。

和不经意的刀鱼重现一样,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给常熟的经济发展平添了新的竞争力。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在这座山明水秀、生态环境出色的城市考察之后,毅然决定将丰田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放在常熟这个县级市里,目前,总投资6.89亿美元的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正式落户。

作为中国南方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常熟的纺织服装、化工、冶金、造纸等传统产业产值一度超过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50%,其粗放型、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近年来频现弊端。对此,常熟市长王飏说:“我们尊重自然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推行绿色发展,以期在现代化之路上激发更强大的力量,实现产业竞争力和生态竞争力的双提升。”

常熟对生态的敬畏之心显然赢得了丰厚的回报。近期,和丰田一样入驻常熟的还包括捷豹路虎汽车项目、观致汽车项目、苏南重工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012年,常熟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达到45.3%和34.1%,比2010年提高8.2和6个百分点。

自2009年以来,常熟在整治环境的同时,还投资累计超过20亿元用于处理城乡生活污水,城区、集镇区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7%、90%和60%。新的三年计划今年初正式启动,争取至2015年,城区、集镇区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8%、95%和70%,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如今的常熟人,幸福感陡升。“赚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生活品质。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放心水、放心食品,这些都是幸福不可或缺的元素。”常熟市民唐俊荣说。

惠建林说:“生态文明建设难在坚持,常熟就是要把 绿色基因 植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城乡一体化之中,真正建立起生态文明制度,在良性循环之下,让山明水秀、天朗气清。”

(原标题:“红色坐标”沙家浜折射中国古城常熟生态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