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硬骨雄风——南京军区“硬骨头六连”能打仗打胜仗风采录

新华网杭州1月12日电(记者李大伟、王玉山)在六连,有一个近乎传奇般的炊事班——

集团军组织复杂战斗环境下后勤专业比武,炊事班长文坤一举斩获3项第一;连队举行个人军事全能比武,要点打击、战车驾驶、武装越野……一番激烈比拼,冠军竟然还是文坤!

翻开连队特战队员花名册:21名特战队员中,来自炊事班的士官徐明明排名最前,射击、战术等多个课目考核成绩次次领先;炊事班人员几乎个个是多面手,全班在各类比武中9次获得第一。

硬骨雄风不褪色,强军路上当先锋。一手菜刀、一手持枪的六连炊事班,不仅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伙头军”的传统印象,也是“硬骨头六连”——这个流淌着红军血脉的英雄连队聚焦强军目标,用“硬骨头精神”锻造能打仗打胜仗尖刀利刃的时代注脚。

10年比武年年夺冠,38个训练项目创造纪录

建连75年,六连先后参加大小战斗161次,从未吃过败仗,1964年、1985年分别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是全军唯一一个两次被授予荣誉称号的连队。

百战百胜的战史、弥足珍贵的荣誉,让六连官兵始终铭记,杀敌本领强,才能打胜仗。

战斗射击,教范规定每次短停不超过8秒,六连是车停5秒炮响靶落;限制路驾驶,教范规定通过障碍物宽度为4.2米,六连要求不超过3.8米;体能训练,六连官兵坚持每人每天俯卧撑、仰卧起坐、蛙跳3个100次,每周两次10公里武装越野,每月一次50公里长途拉练,每季度组织一次野外生存训练。

六连所在师英模连队众多,军事训练水平个个过硬。自2010年开始,六连向全师兄弟单位发出“英雄帖”,欢迎随时来连队军事比武,几年来常胜不败。

2013年10月,趁六连连长薛峰率连队训练尖子赴其他军区参观见学之机,5个连队决定“偷袭”六连。

面对挑战,指导员环欣欣率队从容迎战。

5公里武装越野,各连随机抽10人参加,六连选手一路领先;射击比赛,六连选手靶子设得比别人小,精度比别人高,毫无悬念胜出;400米障碍,六连选手任斌中途右脚受伤,仍以2分20秒优异成绩跑完全程……六连又一次续写胜利。

比赛结束,握手告别之际,六连再次令对手肃然起敬:环欣欣手掌上老茧扎人,手背上满是没有愈合的伤口……这,哪里像是一名手握笔杆子的指导员的手?

目前,六连干部和士官人人具有二级以上装甲技术等级,全连官兵人人掌握至少一项特战技能,连续10年勇夺团年度军事训练比武考核第一名,38个训练项目创下全师纪录。

39个训练革新成果全师推广,20项战法创新直通未来战场

从“铁脚板”到履带车,从机械化到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置身于奔涌向前的变革大潮中,六连官兵次次勇向潮头立。

2008年3月,某新型两栖步战车全面列装,这是六连几年内迎来的第二次改制换装。然而,尴尬接踵而至:没有教案教范,训练举步维艰;新装备改写了传统的训练模式,部分官兵一时不知所措……

“不怕痛,不怕苦,最怕稍一停顿被落伍。”六连官兵不等不靠,承担起全师新装备施训任务:派出30名技术骨干到生产厂家见学,先期展开训练;组织人员编写178个训练课目、10余万字教材资料,应用于全师部队。

几个月后,六连在全团率先实现“六个第一”:第一个展开训练、第一个下海、第一个组织实弹射击、第一个单装形成战斗力、第一个组织连进攻、第一个参加实兵实弹战术演习。

针对传统步兵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可能面临的挑战,六连官兵大力拓展步兵作战功能,开展特战化训练,有效提升了部队战斗力;为了把步兵的传统指挥方式与车载信息指挥系统有机融合,连长薛峰带头成立攻关小组,创造出管用高效的通信指挥模式。

2013年12月,南京军区某训练场上,由六连创造的又一项新型战法成果汇报演示正在举行——

在空中陆航直升机的精确引导下,某新型战车实施精准清点;步兵在空中火力掩护下,避敌据点,直插战场纵深夺要控局;步战车内的新型指挥平台实时召唤空中火力打击,展示出两栖步兵与陆航兵力协同实施“平垂一体”立体突击的强大优势……

近10年来,六连先后探索出直航攻击、轻舟环岛等20多种新战法,39项训练革新成果在军师推广。

11场重大演习场场当刀尖子,18次重大任务次次啃硬骨头

战争年代,六连先后有3690人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几十年来,“敢打猛冲、刺刀见红”的战斗作风,在六连薪继火传。

2013年夏天海训,连长薛峰带领8艘冲锋舟踏浪出击。风大浪急,二班冲锋舟突然被巨浪掀翻,3名战士跌落海中,倒扣舟下。脱险上船后,薛峰问:“兄弟们,还敢不敢继续下水?”

3名刚刚与死神“掰手腕”的战士齐声回答:“敢!”

在六连,每个排都以连队历史上涌现出的战斗英雄命名,每名战士的床头都贴着自己喜爱的战斗格言。

“皮肉掉了可以再长,荣誉丢了哪里去找?”这是七班长刘葵贴在自己床头的战斗格言。

2013年9月,上级组织军事一级连考核,刘葵在穿越障碍,右眼角被障碍物刮出一道长口子,鲜血直流,当他咬紧牙关跑完全程时,迷彩服上衣已洒满鲜血。第二天射击考核,为了不影响连队成绩,刘葵毅然撕去纱布走上靶场……那一仗,5个课目考核,刘葵拿下了全部冠军。而六连,又一次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

在六连,像刘葵这样的“硬骨头”还有很多:五班长郭衍庆脚上长了3个鸡眼,参加全团军事比武前,自己动手挖掉鸡眼,一举拿下“铁人五项对抗赛”冠军;进行课目汇报演示时,五班副班长杨树林不慎从云梯上跌落,右手臂粉碎性骨折,他强忍剧痛,用左手坚持完成跃进、卧倒、射击等战术动作,参加观摩的将军们纷纷为他起立鼓掌……

“硬骨头精神是怎么炼成的?”记者曾这样问六连战士。

在老兵们还在思考怎么回答时,不满20岁的新兵林新祥“腾”地一下站起来,昂首挺胸地说:“平时往死里练,战时往死里打!”

那一刻,坐在他身旁的炊事班长文坤,这个入伍12年、连队最老的兵禁不住笑着说:“这小子有进炊事班的潜质!”

那一刻,记者也才了解到,在六连,只有军事素质最优秀的战士,才有资格进承担着作战和保障双重任务的炊事班!

(原标题:南京军区"硬骨头六连":硬骨雄风不褪色 强军路上当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