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上一年级的古力克孜现在已经变成大姑娘了,坐在第一排认真地听课

文/俞凯

2014年5月12日下午6时许,与北京时间有两个小时时差的新疆喀什市叶城县依提木孔乡中心小学还在上课中,武晓芬跟着该校校长如孜喀斯木轻轻走到教学楼三楼的四年级1班教室门前,孩子们的读书声听得很清晰。“三年过去了,孩子们还记得我这位上海老师吗?”自从得知回访的消息后,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武晓芬的脑海里。三年前的2011年6月,时尚瑞莎(上海)事业发展机构总经理武晓芬和其他十位志愿者一起来到依提木孔乡中心小学,参加了东方早报和上海联通联合举办的“雪域童年”支教活动,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轻轻推开教室门,武晓芬一眼就认出了坐在第一排最靠近门口的小姑娘。“努尔扎丹木,你还记得我吗?”小姑娘和全班的孩子们都愣住了。仔细端详几秒钟后,努尔扎丹木大声喊出了“武老师”的同时,眼泪就扑簌簌地流下来,师生紧紧拥抱在一起,第一次来新疆喀什参加支教活动的志愿者、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赵国洪站在一旁目睹此情此景,眼眶也湿润了。武晓芬说,2011年她来喀什叶城支教时就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如今三年过去了,孩子们已升入四年级,但一看到孩子们纯真可爱的小脸,很多难记的名字依然能脱口而出。当她拿出手机给孩子们看当年一起教学时的照片,并打开微信让同学们与这次因故未能来喀什回访的马老师进行视频通话时,整个教室沸腾了。努尔扎丹木眼睛红红地说:“终于把上海老师盼回来了。”

一别三年,依提木孔乡中心小学给人的第一变化就是校园变绿了。三年前,11位上海志愿者从县城住的宾馆步行30分钟来学校支教,都要经过光秃秃的围墙,透过围墙和满是尘土的操场可以一眼望见远处的教学楼;如今,当年种下的小树苗已经长成高大的绿树林,仿佛在学校围墙内织就了一张绿色幕墙,站在校外已经很难看到操场和教学楼,刮风时也能有效遮风蔽尘。第二个显著变化,就是校门左侧挂起了一张印有16位学生彩色照片的“光荣榜”,校长如孜喀斯木说,这些孩子都是最近两年从依提木孔乡中心小学成功考进疆内初中班的佼佼者。

“右数第二个不是四(1)班的努尔古丽吗?我还去她家家访过。”武晓芬清晰地记得,努尔古丽是班上的学习委员,皮肤特别白,父母离异后,她和哥哥与妈妈一起生活,家境并不好,虽然叶城县是国家贫困县,但小姑娘很聪慧,学习非常努力。学校的汉族语文老师侯蓉提起努尔古丽也是充满自豪,她说,努尔古丽去年7月成功考上了乌鲁木齐66中的疆内初中班,三年来学校总共有23位学生考上了疆内初中班,最近两年每年都在10人以上,人数已超过了师资力量、生源最好的叶城县中心小学。“雪域童年”的志愿者们带来的丰富的知识、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见多识广的生活经历,甚至连他们各具特色的汉语表达方式,都像磁石一样吸引住了这些土生土长的维吾尔族孩子们。“三年前学校只有8个双语班,现在已增加到14个,每个年级都有双语班,采用三种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再过两年全校所有班级都会变成双语班。”校长如孜喀斯木感慨道,三年前依提木孔乡中心小学在全县110所小学中排名在倒数第二,如今三年三级跳,综合排名已跃居全县第二,出现了不少孩子从其他学校转学到依提木孔乡中心小学来念书的现象。

回访的时间每一秒都很宝贵,为了不辜负孩子们的期望,首次前往喀什担任“雪域童年”支教志愿者的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赵国洪连晚饭也没有吃,就上街采购第二天教学用的教具,并连夜准备教案、制作PPT,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三点。5月13日赵国洪、武晓芬两位“上海老师”在“雪域童年”援建的“梦想教室”内,为两个班级的60多位孩子上了堂主题为“习惯造就梦想,梦想成就未来”的互动课。当天下午,三个班级的80位维吾尔族学生又用“雪域童年”支教回访团从上海带来的水彩笔、蜡笔和画纸,描绘自己十年后的梦想。玉素甫江说,自己的梦想是当军人,长大后抓坏人;热汗姑丽、古丽克孜麦合木提、买热亚木姑丽买买提的梦想是长大后当一位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家境贫寒的艾尼瓦尔江羞涩地说,他的梦想就是十年后依靠自己的努力,帮助父母盖一间他们梦寐以求的房子……在众多梦想中,有一个孩子给赵园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孩子告诉他,自己的父母体弱多病,村里很多老人生病也舍不得花钱医治,所以自己的梦想就是长大后当一名医生,让父母和村里人都能健康长寿。

“雪域童年”支教活动给喀什贫困县的孩子们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在每堂课上都抢着发言的依提木孔乡中心小学四(1)班班长阿布都许库说,“让我们懂得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阿布都许库表示,上海来的支教老师、上海援建的图书室、电化教室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懂得了惜时如金、立即行动的道理。他说,自己要像努尔古丽那样,考进疆内初中班,再考进内地高中班(新疆班),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