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普遍认为,新规下保本混合型基金或做绝对收益的基金会比较受益。

IPO开闸在即,机构内部暗流涌动。

尽管监管层对“打新基金”的字眼相当排斥,但A股市场近来持续的低迷,使得打新相对确定性的收益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机构追逐的对象。为吸引客户投资,一些机构甚至涉险推介专注打新产品。

理财周报记者进行了大量的采访,为您呈现“打新”风向。

公募打新热情高涨,私募分羹欲望强烈

根据新规,网下申购中不少于40%的份额,将向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配售。如此一来,公募基金被扶上打新的头把交椅。因此,尽管多数基金公司口头上表示“没有为打新做特别的准备”,但言语中还是流露出对打新的热情。

在上一轮打新中大获丰收的兴全基金就表示,“我们没有刻意地为打新做准备,就是进行正常的投研,上一轮打新我们也是这个逻辑。我们认为这么大量的新股中,肯定还是有一些好票值得去投资的。”

上一轮打新中,兴全获配总金额为6.36亿,在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一;从打中新股的数量来看,兴全共打中27只新股,位列第二,仅次于国泰基金,其以28只新股的成绩排在第一位。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也透露,“我们对新股一直都保持一定的关注度,因为企业在上市融资后,有助于加强其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个别企业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值得投资的标的。”

与上一轮打新规则有所不同,IPO新规调整为网下投资者报价将以机构为单位来报价,且只能有一个报价。

对此,上一轮打新中斩获8只新股的国联安表示,“这可能会导致:首先,参与新股申购基金产品数量较多的基金公司,如报价准确,其旗下单个产品拿到的新股数量将会较少;反之亦然。第二,报价档位由过去的3档降低至1档,会使中签难度增加。”

兴全基金则认为,“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说,定价要求的严格能够较好地遏制过度地投机,或者遏制网下定价这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恶意炒作。”

除了公募,私募方面也表现出了对新股的极大兴趣。

一位私募公司董事长向记者透露,“私募基本上只要有闲余资金都会去打一打,大家的积极性都还是挺高的。如果参与打新,肯定是为了短期的效益,打一阵就会抛出去。”

不过,也有少数“不为所动”的投资者。

深圳铭远王志忠就表示,“我们上一轮就没有参加打新,新一轮也不打算打。一方面这不符合我们公司长期投资的原则。新股大部分都不透明,可查的公开记录很少,而且上市前一般财务上都进行过粉饰,背后隐藏着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既然大家都知道打到新股就能挣钱,大家都去打,其实获得的收益是很低的。”

尽管个人兴趣不大,但王志忠表示,“有热情的人一定是大大超过像我们这样的人。他们这么做其实也很好,既然有那种大家觉得很容易赚的钱,那为什么不做呢?”

券商资管表现不一,国泰君安积极备战

除了基金外,券商资管也是新股发行申购的重要参与者。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在2014年年初第一批48家新股发行时,有近二十家券商的资管产品参与其中,包括东方红新睿5号、中信理财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光大阳光集结号收益型二期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

不过,新股发行改革的加强,让券商资管“打新”难度逐渐加大。

“不仅政策上不允许券商资管推出专门打新的产品,而且现在网下配售优先向公募、社保基金,机构只有一个报价,券商资管中签率大大降低。”沪上一家券商资管内部人士抱怨说。

据记者了解到,在上一轮新股发行时,有一款专门用于打新的资管产品“兴业鑫享首发1号、2号”。但在1月底证监会加强现场调查的情况下,将该款产品更名为“兴业鑫享1号、2号”,并对产品资产配置比例进行了一定修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券商资管不能参与打新了。“只要资管产品投资范围内允许申购新股,还是可以用来打新的。”上述资管公司人士直言,但只能在产品允许比例范围内。

对于即将开始的第二轮新股发行,由于新股发行政策的变化,券商资管态度显得并不一致。

“没有可以关注打新,暂时不考虑。”沪上一家中小型券商资管研究总监表示说,“除了中签概率低外,以前可以借着打新噱头,发产品申请打新资格,但是现在要有资产,做大产品可能实现不了收益。”

“我们现在很谨慎。证监会管得严,政策指导、新股发行最终方向尚不明确,大家都看不清打新前景如何。”沪上一家风格偏保守的券商资管人士坦言,目前还处于观望,但是基本的工作如网下投资者备案、新股研究等还是在进行。

而国泰君安等大型券商依旧保持着对打新的热情。国泰君安得益二号在第一季度资产管理报告中提到,将继续关注新股规则完善后的网下投资机会,积极参与新股投资。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国泰君安在第一轮打新结束后推出了国泰君安君享新利一号,主要针对第二轮打新,且该产品新股占净值比很高。

混合型基金成打新主力,机构私下推“打新”产品

业内普遍认为,新规下保本混合型基金或做绝对收益的基金会比较受益。

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5月29日,今年3月以来共有120只新基金上线,发行数量合计459.81亿份。混合型基金充当了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力,共计发行42只,其中灵活配置型基金共25只。

与推出适合于打新的新基金产品来进行打新这种比较委婉的方式相比,部分机构暗中的做法则显得意图过于“赤裸裸”。

记者掌握的一份博时对客户的内部资料宣传道,“【重点推荐】IPO在政策调整后即将开闸,个人客户如何参与网下配售?‘博时灵活配置三号’专注打新产品火热发行,上限1亿,须提前预约。100万起点,免参与退出费,费用成本全市场最低。三个月开放一次,6月6日截止。”

对此,博时基金方面回应称,“博时灵活配置三号”一切都是严格按照规定运行的,不存在特意宣传打新的情况。

而记者暗中调查发现,一些券商确实存在私下向客户推介打新产品的情况。

理财周报记者私下以客户身份从中信证券营业部了解到,目前中信证券旗下确实有一个规模为2亿的打新项目,其中4000万将向个人或机构募集。该产品的营销人员介绍,这个产品对接的汇添富的一只基金,1年可续期。

http://money.163.com/fund/推荐阅读:

IPO重启在即 兴业全球等6家基金公司打新能力强

参考年初首轮IPO中,有6家基金公司参与获配新股数最多,分别为兴业全球基金、诺安、景顺长城、中邮、易方达、国联安,分别获配数量为6412万股、1931万股、1883万股、1724万股、1513万股、1321万股。

机构磨刀打新:兴全基金兴冲冲 博时专户暗推

尽管监管层对“ 打新 基金”的字眼相当排斥,但 A股 市场近来持续的低迷,使得打新相对确定性的收益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机构追逐的对象。为吸引客户投资,一些机构甚至涉险推介专注打新产品。

混合基金密集抢发意在新股 打新收益或显著上升

过去3个月,混合型基金 共计 发行了38只,募资规模接近400亿元,这一规模占同期新基金 首募 规模的52%。

基金理性看待IPO开闸 “磨刀霍霍”准备打新

首次公开募股( IPO )的“二次重启”即将到来,作为普通投资者分享新股收益的重要选择,参与 打新 的公募备受投资者关注,最好选择新发行的混合型 基金

作者:李洁雪 章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