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坐满了500多人的陕西省汉中市政府大礼堂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人们正在聆听人民银行纪委书记王华庆、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林建华的精彩讲座。讲座分别围绕经济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中金融的作用以及农村扶贫开发中的金融服务问题展开论述,并以此拉开了“普惠金融秦巴行——央行青联委员基层实践活动”的序幕。
  “普惠金融秦巴行”是人民银行青年联合会贯彻落实《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扶贫办、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积极引导青联委员深入基层,为金融扶贫工作献计献策的一项主题实践活动,在人民银行纪委书记、央行青联名誉主席王华庆的带领下,央行青联23名委员参加了活动。
  为直接了解金融支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和着力点,央行青联委员兵分两路,分别赴汉中市南郑、西乡县开展现场调研。在南郑县,委员们走进周家坪西城社区“乡村金融培训学校”,义务承担该社区金融培训工作的城关信用社余成军主任介绍说:“扶贫先扶智,在人民银行和涉农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这样的培训学校已经在南郑的30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扎根,基本保持着农忙时每季度一次、农闲时每月一次的培训频率。”
  藤编是南郑县黄官镇水井村的传统技艺,不仅在金融的大力支持下走上了规模化发展道路,更是在金融支付工具的帮助下实现了展翅高飞。南郑县良顺藤编有限公司作为藤编产业的龙头企业,自开通网银业务后,因结算渠道便利使其合作伙伴由汉中周边扩展到东南沿海,产品种类由家居用具延伸到旅游产品、工艺装饰等领域,年产值由以前的400万元扩大至1500万元。“今年上半年,公司网上交易700多笔,金额890余万元,我们现在给员工发工资都是打到银行卡上,用钱的时候到助农取款点取就行了。”公司法人代表陈良顺自豪地说。据了解,截至6月末,南郑县农村地区布放ATM68台、POS机382台,设立助农取款点331个。
  在西乡县高土坝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委员们见到了刚刚乔迁新居满脸喜悦的村民,以及新建的小型文化广场,里面有庭院、凉亭、篮球场和健身器材等。西乡农合行董事长王家友告诉大家,“为支持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移民搬迁,西乡农合行创新贷款方式,已为115户发放移民搬迁贷款1411万元。”
  在五丰村,成立了陕西省首家村级信用担保机构——西乡县富民信用互助协会,目前该协会已发展会员34名,筹集担保基金50万元。“会员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手续简化,授信额度可达个人缴纳互助基金额的10倍。”村支书胡胜银说,“目前,通过协会担保,我们已经获得了3笔共60万元的贷款,有力支持了全村的致富发展。”
  在深入了解县域经济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三农”有关情况的基础上,青联委员围绕普惠金融、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改革与信贷支农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分别与南郑、西乡两县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及农户代表进行了座谈,为金融支持秦巴山区发展献计献策。
  在充分的交流互动中,委员们认为,近几年在基层人民银行和地方党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汉中市的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支付环境改善、信用体系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实现了全覆盖、深推进,立足当地实际、聚焦特色产业的信贷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2014年初,人行西安分行与汉中市政府共同签署了《金融支持汉中扶贫开发战略合作协议》,为汉中金融支持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和普惠金融发展带来了“真金白银”。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96.98亿元,辐射带动3.1万户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投放小额到户贷款5428万元;累计发展扶贫互助资金协会257个,发放贫困户发展生产借款1.1亿元,有效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7月16日,青联委员们分别来到南郑县黄官镇水井村水井完全小学和西乡县城关镇五丰村草庙小学,组织开展了央行青联捐建“七彩小屋”暨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赠书活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真情为这次“普惠金融秦巴行”基层实践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