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从复旦大学毕业进入广州海关工作的徐志平,现已是一级关务督察,在平常人眼里,他就是一名帅气的海关风险管理专家。但是,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常年在岗位上奔波劳碌的海关人,曾帮助近300名贫困儿童圆了上学梦;每个节假日,他会去探访番禺的空巢老人,参与临终关怀,传递爱的力量。在每天工作的8小时外,徐志平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番禺义工。
  义工之路从关注空巢老人开始
  对于徐志平而言,做义工是他人生的一次转折。2009年,经过第二次膝关节手术,39岁的徐志平不得不与心爱的羽毛球告别,“医生嘱咐我不能再打球,不然我的腿可能从此就废了。业余时间除了游泳,我想再找点别的事情干,就报名加入了当时的番禺义工联,进入了长者服务部。”徐志平说,做义工的感觉很充实,也让他在工作之外找到了生活的冲劲。
  每个周末,徐志平都会利用半天时间,与其他义工一起上门探访孤寡独居的空巢老人。不少老人对义工的概念全无了解,对于像徐志平这样的“不速之客”一开始往往心有戒备。徐志平耐心地和老人家拉家常,从细微处出发,发现他们的问题和需要:帮有高血压的老人量血压;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清洁家居;为腰腿痛的老人提供按摩保健服务;老人家中的墙面漏水,他立即向民政部门申请维修;老人家中没有电视机,他马上帮助申请添置,报装有线电视……每逢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节日,他还会与其他义工一起到老人院、尊老会等进行文艺演出和赠送慰问品,跟其他志愿者去老人家里一起煮饭聚餐……渐渐地,老人们接受了徐志平和其他义工的善意。
  深入山区搭建帮扶助学之桥
  2011年,徐志平发起结对子帮扶助学公益项目,4年来共组织了20多次深入罗定、怀集、英德、阳春等粤西北山区的助学探访活动,探访慰问山区特困家庭超过500户,帮扶山区学生近300名。
  徐志平发起助学帮扶,缘于2010年在罗定的一次义工经历。那一次,活动主办方把义工送到指定的地方,看到当地的学生特别穷困,义工们就开始捐钱捐物,捐完便离开了,再无后续的联系。徐志平向一些老义工提出疑问:这样一次性的活动根本不能改善当地恶劣的教学环境,为什么不能持续性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呢?老义工的回答是:没有经费。于是,徐志平便萌生了自己搞项目帮助这些孩子的想法。很快,他便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
  2011年5月,徐志平组织了几位复旦校友探访肇庆市怀集县双新小学,发现校舍陈旧,校舍里一盏灯都没有,整间学校没有一间厕所。于是,徐志平和他的校友们发起了专项捐款活动,一个月内成功募集到价值8000多元的物资及17108.5元建设厕所的善款。
  “我们把钱物交到校长手中,离开的时候,所有人都依依不舍,有的孩子还偷偷把小礼物放到我们的车上。”徐志平笑着回忆,“虽然是一些普通的蔬菜、农产品,但看到农产品里头包着小纸条,上面写着孩子们感谢的话语,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了。”当年8月,双新小学拥有12个坑位的厕所落成并投入使用。
  善用新媒体发动更多人参与
  到今年,徐志平的义工生涯已满6年,也算是一名老义工了。他在总结过往的经验时说,义工活动其实也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像他的助学帮扶项目,就是得到广州复旦校友会的推广和帮助才能筹集到这么多的资源。而那些需要帮助的孤儿和困难家庭的资料,也是通过义工的关系网和对方自己发QQ来找到的。如果没有新媒体的宣传平台,他的活动也做不起来。
  同时,徐志平还创新公益项目推广平台,创建了多个公益QQ群、微群,通过网络宣传,吸引、发动了大批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还通过网络平台发动了多个紧急救援个案的救助。
  2012年春节后,了解到一位罗定特困生家中房子倒塌后,徐志平跟当地志愿者联系,通过微博、微信和QQ群等方式发起危房重建专项捐助。在校友、同事和其他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筹集到15000多元建房款,加上政府提供的1万元危房重建基金,不到一年,新房已重新建好。
  有爱心 更有一颗平常心
  几年的义工生涯,让徐志平从一名参与者成长为一名组织者,当中的收获与感悟,他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做义工让我的人生更充实。”
  在长者服务部做义工时,因为要轮流帮老人做饭,平时甚少下厨的徐志平从中学会了许多不同的菜式。有些老人情绪不稳定,有时突然就哭了起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去哄,去安慰。久而久之,徐志平对自己的父母也同样有了更多的耐心。
  但是,徐志平也说,义工服务毕竟只是在业余的时间去做,不让做义工影响到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本职工作是他的原则。他说,自己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没有拿捏好做义工的时间,一下子太投入,让家人产生了误解。
  怎样才能做好义工,徐志平认为,在心态上,除了爱心,更要有平常心、恒心,做一名快乐的志愿者;在时间上,要处理好家庭、工作和志愿服务的关系。珍爱自己的家庭,才能获得家里人的支持;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放下包袱,更好地投入去做义工。
  徐志平说:“帮人帮到底。做义工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平常心和恒心。” (周秋敏、关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