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份,中国制造业产出趋于平稳,结束此前 6 个月的收缩状态。另一方面,虽然新出口业务加速增长,新业务总量仍继续下降,降幅尚小,与 10 月份相近。

月内客户整体需求相对疲软,厂商继续削减对投入品的采购,库存也皆下降。本月通缩压力加剧,投入成本与产出价格皆加速下降。作为一个以单一数值概括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财新中国通用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11 月份数值(经季节性调整)录得 48.6,略超 10 月份(48.3)。

目前,制造业运行已连续第九个月放缓,但本月放缓程度为 6 月份以来最轻微。11 月份 PMI 值上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量趋稳。制造业产出结束此前连续 6 个月的收缩状态,但是新接业务总量下降,继续拖低PMI 值。本月新订单量降幅整体尚属温和,与 10 月份相近。

数据显示,内需减弱是造成新订单收缩的主因,新出口业务在 11 月继续扩张,而且创下 13 个月来最强劲增速。据受访厂商反映,外国客户需求改善,带动了来自海外的新业务。受工作总量下降所影响,中国制造商在 11 月份继续削减采购活动。不过,本月采购收缩率在当前 5 个月以来为最轻微。月内用工亦有收缩,但收缩率为 5 月份以来最小。用工收缩,导致厂商现有(尚未完成的)工作量连续第七个月上升,增幅虽然尚小,但已是 3 月份以来最显著。

11 月份,厂商对库存控制相对审慎,投入品库存与成品库存皆有所下降,前者保持小幅下降,而后者则是 7 月份以来首次下降。月内供应商平均供货速度在 7 个月来首次有所改善,但幅度仅算轻微。11 月份,中国制造业平均投入成本进一步下降,厂商的报告普遍反映原料降价。月内成本降幅加剧至 9 个月来最显著。为改善销售,厂商普遍以降低产品售价的方式把投入成本的降幅传导至客户。与投入成本一样,产出价格的降幅也较 10 月份加剧,为 20 个月以来最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