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6月27日讯 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26日-28日在天津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在论坛上指出,2008年以后国企杠杆率明显高于民企。“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去杠杆确定为其重要政策目标之一,在2016年的五大经济政策任务中,去杠杆位列其首。只不过迄今为止,去杠杆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高杠杆陷阱:因为很难接受短期调整的成本,不但宏观层面去杠杆的可能性很低,微观层面的资产重组也很难推进,金融体系转型更是无法一步到位”。

黄益平认为,国企杠杆率明显高于民企,主要由几个问题导致。“一是产权歧视,金融机构在配置信贷时偏好国有企业、歧视民营企业。二是产业差异,在重资产的资源类重工业,国企比较集中。民企更多的是在轻工业,而且越来越多的转向服务业。三是规模歧视,银行信贷配置中的产权歧视已经日益被规模歧视取代”。

黄益平指出,并非所有杠杆都是坏的,高杠杆的问题不仅包括违约风险,还要看负外部性。“近年国企加杠杆、民企去杠杆,而且民企的杠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利息备付率都要高于国企,民企的杠杆应该是好的杠杆”。

据黄益平介绍,高杠杆率和低利息备付率主要集中内陆地区、重化工业和国有企业,这一类杠杆就是坏的杠杆。而杠杆率相对较低但利息备付率相对较高的则主要是沿海地区、轻工业与服务业和民营企业,这一类杠杆就是好的杠杆。“去杠杆政策的目的应该是减少坏的杠杆、增加好的杠杆。这个分类揭示了实施去杠杆政策的难度,不过绝大部分坏的杠杆的背后都是有政府担保的,也就是说坏杠杆降低效率、影响增长,但它们不见得马上会引发债务危机”。

在昨日的达沃斯论坛行,黄益平曾表示,我们目前还是常用GDP的速度判断一国的表现。GDP对中国来说还是比较重要,它和就业息息相关。“如果只选择一个指标来判断经济增长水平,GDP仍然具有代表性,但对GDP的过度强调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我们需要进行经济增长目标的平衡。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福利等,不能只关注GDP一个指标”。(陈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