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看到一个热帖,让人不禁感慨了一番。

题主工作多年,私下存了几位数的存款,虽然不算多但也算有了小金库。

碰巧题主妈妈前两天手机掉了,十分着急把微信的钱转出来。

题主就远程教爸妈两人具体如何操作,但却在发截图的时候不小心让他们看到了自己微信里的余额。

题主爸爸看后,满脸惊讶地问道:“你怎么有这么多钱?”

一开始题主没有反应过来,后来才想到自己把零钱通的截图给发过去了。

题主立马想撤回,但发送时间已经过了许久,无法撤回了。

因为父母看到了自己的存款,这让题主十分忐忑。

那种感觉说不上具体哪里有问题,却是隐隐觉得充满隐患。

帖子曝光后,有网友十分不解为什么存款连爸妈都要瞒着,但也有许多网友对题主的不安感同身受。

网友@清醒的轨迹的高赞回复就道出了一个真相:

网友有一个同事,当这位同事的妈妈得知她的工资后,她就一分钱也存不下来了。

一开始,她父母只是要一些小钱。自从她妹妹读大学后,她父母就开始让同事负担妹妹的学费、电脑、手机,甚至是妹妹的假期旅行。

后来,这位同事妈妈经常以卡里钱不够为由让她给妹妹转生活费,每次都是2500元。

看完这个鲜活的例子,终于理解了题主为何介意自己的父母知晓自己的存款了。

这一切,说到底不过是担心父母的界限不清、分寸不明,最终损失了自己的财产。

就如哲学家Heraclitus所说:

世界的一切次序,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2

之前看过一个帖子。

题主的爸爸在一次与亲戚的聊天中,毫无保留地告知了自己儿子的10万元存款。

自从那一天后,题主的嫂子便开始了与题主的频繁互动,嫂子异常的举动让题主十分困惑。

后来,当题主得知爸爸把自己私人存款说出去时,题主很是生气,但无奈并未能改变任何。

终于,在密集联系一段时间后,嫂子还是开了口,向题主借了3万元。

题主听罢,当场拒绝了,毕竟自己的钱另有他用。

只是,作为亲戚,题主对这样的拒绝难免让彼此的关系变成尴尬。

题主想起此事皆因自己爸爸的一句话而起,无奈之余也颇为恼怒。

说到底,如果题主的爸爸能够明白亲戚间的界限,守住社交中彼此的底线,把不该说的话留在心里,便也不会发生后续的一系列事情。

心理学专家李雪在作品《当我遇见一个人》中提出:

,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缺乏的概念之一。”

实在不能赞同更多。

不懂分寸,肆意越界的人,总会在无意中突破社交的底线,紧接着就会不可避免地带来矛盾和摩擦。

无论是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还是朋友关系、同事关系,身边太多的人因为界限的模糊,最终导致关系的紧张,甚至恶化。

3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开门的大阅览室中,当里面仅有一位读者的时候,心理学家便进去坐在这位读者身旁,来测试他们的反应。

因为被测试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所以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远离,走到别的地方坐下,还有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并说道:“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一共测试了整整80个人,结果都相同:

“在一个仅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中,任何一个被测试者,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

其实,这就是“心理边界”,指的是个人所创造的抽象边界。

通过这个边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和被允许的行为,以及当别人越界的时候,自己该如何回应。

王梓恒在《家庭关系痛苦的根源》一文中这样说道:

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让界限感清晰起来,才是我们从现在应该开始做的事情。

任何关系,一定会保持界限,不给彼此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拿捏好分寸,不逾越他人,也不任由他人践踏自己,就是人际关系里最适合的距离。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