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强文莉

一路向西,汽车在一条窄窄的公路上,驶向无尽戈壁中。千里黄沙,横亘长天,错落交织的银线和高耸的铁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位于玉门市花海镇东南的玉门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建设现场如火如荼,戈壁深处,机车轰鸣。

该工程是“十四五”甘肃省列重点工程,也是连接河西地区大型风光电基地、新能源基地及直流工程的关键载体。 热火朝天建设的背后,有他们的坚守——一群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年轻人。

图片摄影:闫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摄影:闫敏

“晒太黑、变化太大、过不了安检,我已经换了两次身份证。”4月19日,景明明站在玉门750千伏变电站工程建设现场党员责任区的展板前,看着自己刚参加工作的照片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脸笑着说。照片里的景明明白白净净,和站在眼前的他判若两人,由于沙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紫外线强,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都被晒得黝黑黝黑。

1993年出生的景明明,是国网甘肃电力玉门工程青年建设管理团队的项目执行经理,这支由18名青年组成的玉门工程团队,平均年龄30岁,90后占比89%,00后占比11%,主要负责玉门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建设任务。

景明明第一次接触变电站是在酒泉的沙洲750千伏变电站,刚出象牙塔的他被眼前占地两百多亩的变电站震撼到了。“沙洲变在阳光下是一片耀眼的银色,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国重器的意义,在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要扎根戈壁,为电网建设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景明明说。

参加工作不到4年,他先后参与了沙洲75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兰临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甘州75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等工程,见识到了智能电网的建设历程。

在玉门变电站工程现场,“景明明们”坚守荒漠戈壁,在施工现场埋头苦干、在巡检路上挥洒汗水,为电网高质量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截至目前,该团队依托工程主持或参与科技创新项目5项,获得中电建协科技进步奖3项、QC成果5项以及多项公司级奖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及SCI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8项,授权软件著作1项,参编技术标准2项,工法创新2项。

签发:董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