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不错过每一次推送

当下天气渐热,雨水渐涨,即将进入湿气高发的季节。俗话说,湿气重百病生,黏稠的湿邪会把身体包裹住,使各个脏腑在运行时会遭遇阻力,使整个身体的生理功能下降,慢慢地身体会出现一大堆问题。

那么,如何及时发现身体湿气重呢,又该如何祛除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体的7个变化暗示湿气重

0 1

形体虚胖

中医素有“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湿”一说,这是因为脾失去运化水湿的能力,体内水湿不能被吸收代谢,在人体内沉积,就会造成身体皮肤水肿,看起来会“虚胖”。

0 2

疲乏头重

中医讲湿性重浊,其临床症状有沉重的特性。《黄帝内经》言“因于湿,首如裹”,就是说体内湿气重着的人常常会感到疲乏,头重如裹,关节沉重,浑身酸痛。这是湿气黏滞、阻滞经络的表现。

03

胃口不佳

中医认为,脾胃互为表里,不能分家。如果脾被湿气困扰,胃也难逃厄运,就会出现脾胃不和、胃口不佳的问题。

04

长期便溏

湿气重的人往往会出现大便稀薄、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小便浑浊

湿气过重会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导致小便浑浊、尿频等症状。当体内的湿气被排出后,肾脏功能会逐渐恢复正常,小便会变得更为清澈。

06

皮肤变差

湿气重的人容易出现皮肤毛孔变粗,油腻,容易长痘,颜色不好看,呈暗黄或蜡黄色,容易皮肤瘙痒甚至出现湿疹。

07

舌苔厚腻

中医认为,正常人的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即舌体灵活柔软,颜色淡红,大小适中;舌苔色白,薄薄一层,干湿适中。

湿气重的人舌体胖大,两侧边缘可见齿痕,舌苔表面有一层油腻状的黏液,或感觉舌面湿漉漉、滑溜溜

5款常见食材是祛湿“利器”

古话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祛湿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生活中多方面进行调节,特别是饮食。那么有哪些食材是祛湿“利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薏米

薏米是很好的药食两用之品,性凉,味甘、淡,归脾、肺、肾经,有健脾利水、燥湿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

推荐做法:

薏米30g,白扁豆、莲子、核桃仁、赤小豆、桂圆肉各10g,大枣6枚,糯米100g,共洗净加水煮沸,小火熬煮,粥成后加入冰糖或红糖适量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赤小豆

赤小豆又名红小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种食物,位居五谷杂粮之首,有“金豆”之美称,为药食同源之品,具有利水消肿退黄、清热解毒消痈的功效。

赤小豆表面紫红色,中医认为红色入心经,故赤小豆能够帮助清心火、补心气、保护心脏。

推荐做法:

赤小豆150g,红糖50g,冰糖15g,红枣6颗,姜片2片,水适量。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两小时,期间不时搅拌以免糊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米

玉米能进入肝脏、膀胱、肾脏等经络,具有平肝利胆、利尿消肿、清湿热、健脾和胃的作用。

玉米做法多种多样,清水煮到软糯即可。当然,还有种推荐做法,不仅健脾益气,还能补虚养胃。

推荐做法:

小米100克,白米50克,玉米粒30克,番薯100克。洗干净后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小火续煮约30分钟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茯苓

茯苓是生活中常见的药食同源药材,其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推荐做法:

陈皮20克,茯苓30克,粳米100克,一起熬煮成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芡实

芡实为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实的成熟种子,中医认为是很难得的兼具祛湿、健脾、补肾的日常食材。

推荐做法:

芡实粉、山药粉各30g,核桃肉20g,红枣3枚。将核桃肉打碎,红枣去核备用。芡实粉、山药粉加水适量,打糊,边煮边搅拌,再入核桃肉、红枣肉,煮熟成糊状,调味即可食用。

文章作者:Tiger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

每天动动脑,身体不易老

什么东西不怕布,但是怕石头?

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答案吧

(上一期答案: 傻瓜)

想看有声版科普

快关注常笑健康视频号吧 ↓

点亮右下角爱心,把健康传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