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道”是隐藏在表象之后的真实,也是事物在冥冥中的发展轨迹,更是人在一路前行,追逐“与天地叁”的超然解脱。】

夫道也者,无名无状。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化阴阳,衍万物。道者,混成也。昔者圣皇之治世也,观天察地,取法自然,循道而不违,是以德醇厚而天下自平。至于近古,周王德衰,春秋战国,诸侯制霸,追名逐利,纷争不已,虽曰文明,离道日远。道既已远,其术则裂,百家争鸣,自言得道。是以圣人应时而设教,行仁义而聚民心,使权谋而戒不虞,用兵革而诛恶丑。五霸相代,七国争雄,秦皇一统,楚汉相争,三足鼎立,唐宋元明,分分合合,传至于今。或王或霸,或久或促,虽非至善,亦法自然。治乱之余,民得繁衍。故一乱一治,世之常也,随缘而作,功成身退,无违自然,乃得道真。

【太上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名之曰道。”

圣皇治世,观天察地取法自然,所以人民和睦,万物和美,天下太平。而后人民繁衍,物资丰富了,生活宽裕了,纷争也渐渐多了。近古的君王们开始患得患失——依凭先人的庇佑,他们不必艰苦劳作就能享有安适的生活,渐渐沉溺于声色犬马,便再也不能回到艰苦的岁月。面对苦不堪言的百姓,害怕失去安逸的他们唯有依托权柄镇压;再到极处,权柄也成了游戏的工具——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终于惹来夷狄入侵。就这样,强大的王朝分崩离析,周幽王的儿子平王在诸侯的帮助下东迁建国,但权势已大不如昔。诸侯渐渐强大,为了权柄、利益、财货,彼此征伐,以下剋上。追逐嗜欲的他们似乎忘记了,当初周王之所以跌落“神坛”,就是因为他们的后人溺于嗜欲以致德行丧尽。可就算是清醒的人,又有几个愿舍?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春秋战国的乱世里,群星璀璨。儒有孔孟,道有老庄;墨翟兼爱非攻,杨朱一毛不拔;孙武吴起,用兵如神;鬼股门下,孙庞精通兵法,苏张合纵连横;荀卿韩非,变法革新。百家争鸣的能人,大多最终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但细细推究,又有必然——“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邪说诬民,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

百家争鸣的时代,能人辈出,他们引领人民,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六代秦王力行变法,使地处偏隅的秦国国力日盛。嬴政继位后,用名将,率锐士,出征六国,一统天下。经历征伐的秦始皇深知,精良的军队会威胁其统治。于是他收缴金铁铸铜人,不让百姓有武器;施行酷法,焚书坑儒,禁锢人心;而后登泰山封禅,建阿房游乐,求长生药企图万万岁!当然,那是不可能的。只知享乐的秦二世继位后,逸于声色,听任指鹿为马的太监赵高玩弄权术,只整得朝堂乌烟瘴气,百姓苦不堪言。两个农夫程胜、吴广,因为大雨耽搁了戍边的期限,想着横竖都是死,就大呼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率领乡民揭竿而起,攻克了数个郡县,聚集了好几万人。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刘邦、项羽在暴动中脱颖而出,颠覆了短暂的秦王朝。刘邦入咸阳与百姓约法三章,得了民心。力能扛鼎的猛士项羽,则拥有更多精锐的部队。两人相争,刘邦一直不胜,唯垓下一役,用韩信十面埋伏之计,逼得项羽乌江自刎。这样,天下归汉成就一统。新生的汉王朝国力微薄,高祖刘邦被匈奴围于白登山,只能和亲了事。于是休养生息百年余,经过文景之治,直到武帝的时候才恢复鼎盛。说到大汉雄风,西汉名将陈汤的话不能忘记:“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唐是两大盛世,但若依古,仍称不上“太平盛世”。汉代以后,分分合合,历史就这样前行。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民百姓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中生存繁衍。有人会说兴亡百姓苦,但这却是兴替的必然——源于人心的最初选择,想摆脱这种循环,就先要跳出原来的思维。

其实,凡夫俗子都有私心。能独善其身,就很不容易。至于兼济天下,或许只有上天知晓能否做到。但是,如何选择仍在自身;何种结局,缘乎作为。】

道为天下裂,三品九流皆入道。

【道法自然。“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千字文》)这些都是自然,所以细说道法,无穷无尽。】

仙道者,太上之道也。老君留仙决,一气化三清。三清者,元始、灵宝、道德也。元始者,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也;斯未修之初,亦合道之终,本源者也。灵宝者,生太极而化阴阳,灵台开辟,造化之功也;斯超凡脱俗,重归清明之途也。

【老子,姓李名耳,称太上老君,《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所以也称道德真君。道观供奉三位尊老,三清就是元始、灵宝、道德,象征着道、法、师。儒家有《四库全书》,佛传《大藏经》,道家有《道藏》。】

王道者,平乱之诀,非乱不现,盛世则隐焉。昔者黄石之传子房也,先以草屐三试之,又于夜半三叱之,考其德,试其性,观其行,查其言,乃授兵法。子房习之,以佐沛公,果兴汉室,及天下定,遂退修道,以全自然。故王道之传也,非贤不授,恐小人得之而轻命也。

【传说刘邦安定天下的军师张良,是战国时韩国的贵族后裔。秦灭韩后,年轻气盛的张良想要报仇,就散尽家财私下里偷偷铸造了一个大铁锥,培养死士,训练投掷。一次趁秦始皇巡游的时候,命死士用铁锥行刺,结果却砸了一辆副车。

后来,张良在沂水圯桥头,遇到一名身穿粗布短袍的老翁。老翁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叫张良去桥下捡。张良捡回鞋子,老翁又傲慢地叫他穿鞋。穿好鞋后,老翁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老翁走出里许后,折返赞叹:“孺子可教!”然后老翁与张良约定:五日后,凌晨桥头相会。五天后的鸡鸣时分,张良来到桥头,却发现老翁已经等在那里。老翁叱责张良迟到,又约五日后再见。五天后张良来得更早了,但老翁仍在等待。于是第三次张良干脆半夜就在桥头等。老翁才授了他一部《太公兵法》。】

道者,本也;法者,诀也,修之径也;术者,用也,习道而得也。夫术之用大矣,民受其益甚矣。然执于用则下也。由术而入道难矣乎!

【方技使百姓受益,但是百姓受益后却容易忘本,所以历史上一般都以“奇淫技巧”打压下去。三教九流,是很大的概念。其中易数、医术、风水、纵横、游学等等,学问深远,有了不起的人物,也有不入流的骗子。】

上道门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