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情结和时代烙印——纪念上山下乡五十五周年有感

上山下乡五十五周年的纪念活动赴约如云,载歌载舞,充满了欢乐。我以为这真切的反映了知青年逾七旬的希冀、同甘共苦的情谊、久别重逢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一个超燃的时代,上山下乡舞台上轰轰烈烈、意气风发的主角,在“头顶香蕉,脚踏菠萝,摔了一跤还抓了把花生”的先导中来到西双版纳。

现实并非想象的那么浪漫,西双版纳不是伊甸园,而是与天奋斗、与地奋斗的角斗场。日复一日的汗和泪,年复一年的苦和累,前途渺茫,身心疲惫。如今,在精心筹划和欢乐的氛围中,纪念一段并不快乐的经历,正是这个群体特别的情愫。

遥想五十五年前,这些年轻人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绝没有像今天一样无牵无挂、温馨安逸。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上山下乡并不快乐,为什么还要纪念呢?唯一的答案——青春蹉跎。并且当那段岁月终结之后,衍生出断舍不离的知青情结。

人生漫漫,沧桑如是。相比幸福,苦难更让人铭心刻骨;相比幸运,不幸更让人耿耿于怀。比如月亮,一宵圆满,却经历了太多的残缺。假如圆满是理想,那么残缺就是现实。圆满虽美,斯易逝;残缺冷酷,却常在。但残缺磨炼的意志、理念、力量,比之圆满更理性、更深刻、更坚强,这正是知青情结之渊源。

知青对青春蹉跎的背书,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也是历史所欠的债务。上山下乡十年怀胎,孕育了知青情结——我们容纳了青春的蹉跎,同时对蹉跎的青春真情怀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返城伊始,知青的身份改变了。四十多载各奔东西,荣辱沉浮、进退成败因人而异,但不变的是知青情结却没有衰减。它像一张旧船票,在当年的码头徘徊;它像一个落幕的舞台、一座寂寞的剧场,观众散尽;它像一个孤独的乐者,自弹自唱,闻者寥寥,听者漠然。但知青情结已然深入我们的骨髓,永远也不会改变,永远也不会消弭。

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烙印。我们可以从它的绝无仅有以及不可比拟中,看到它起风时一呼百应的热狂,见证它落幕时声泪俱下的悲壮。它像一枚印章,在时代的画卷上从火红辣辣到黯然失色;从豪迈的前言变成式微的后记;华彩的乐章,尘封于历史档案。

此一时,彼一时,对现代社会而言,从返城的那一刻,知青就成了历史,一代人折旧,被新时代的舞台所边缘。如今,随着我们的老去,知青只是一个日益抽象的概念,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历史赋予知青上山下乡的使命,义不容辞,铿锵前行!这个深刻的、不会磨灭的烙印,永久的镌刻在滔滔的南腊河畔,融化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而千里之外东海之滨,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依然相约,青山不老,青春常在。

(感谢知青情缘主编刘乐亮老师荐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作者

作者简介: 张志贤,男,上海知青,生于1954年1月。1969年12月上山下乡赴云南西双版纳水利二团。1978年1月返城,在上海奉贤区供销合作总社工作。2014年1月退休。现为上海奉贤区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