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感叹。

房价高位时,大部分人天天骂房价高,
房价大跌后,大部分人才知道房价高的时候要比房价跌的时候好。

要知道自从房价不涨反跌后,很多“刚需”瞬间就不是刚需了,房子一下卖不出去了。

房子卖不出去,土地就卖不出去。

土地卖不出去,地方政府的收支平衡一下被打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级会议强调“去库存,优化增量住房”。

然后自然资源部规定库存周期超36个月的城市将暂停供地

各地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优化商业办公用地和住宅用地的规模、布局和结构,完善对应商品住宅去化周期、住宅用地存量的住宅用地供应调节机制。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应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同时下大力气盘活存量,直至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降至36个月以下;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在18个月(不含)-36个月之间的城市,要按照“盘活多少、供应多少”的原则,根据本年度内盘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积(包括竣工和收回)动态确定其新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面积上限。

就是说某个城市按去年的销售量来算现在的存量房卖3年都卖不完,那么就不准你再出让土地了。

除非你的库存下降到36个月以下……

这是第三方机构统计的库存周期超过36月的41个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明一下,这个数据被很多财经媒体引用过,但我没有见到住建部官媒转发,所以真实性有待确认。

但也没见住建部对此辟谣,所以估计这41城的去库存压力是蛮大的。

一个城市不能出让土地,意味着什么?

对体制内而言,土地出让金是地方财政的大头,除了省级和省级以上机关外,体制内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当地土地出让金高低是有很大联系的。

现在体制内“降薪”幅度最大的,正是土地财政下降明显的发达地区。

只是我看这41个城市名单,不少上榜城市经济不算发达,收入也不算高,这种情况下,只能说今后的形势不容乐观。

对体制外而言,不要以为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变少了,就与己无关。甚至以为不是自己的城市,更加与己无关。

这个真的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哪怕你家的城市不在榜单上!

比如说:

这两年来,大学学费涨价,燃气涨价,就是政府有关房地产的收入下降后,针对基础服务和民生行业的补贴也会下降导致的。

这种涨价,并不是41市才独有哦。

又比如说:

五一后铁总官宣:武广、沪杭、沪昆、沪甬4条高铁的票价将于6月份开始涨价19-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涨价也是和地方土地财政收入下降有关。

高铁造价昂贵,修建成本很高,但每个地方都是欢迎建高铁的,只要开工建设立项目,GDP就有了,上升的成绩也有了。

城市居民呢,也乐意看到高铁开到家门口,感觉哪个城市没有高铁,都是落后的象征,都不配拿出来称之为城市。

最重要的是,在2010年后,全国经济一片欣欣向荣,所有城市都认为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发达城市,高铁再怎么费钱,相信未来也会弥补回来。

所以,高铁的定价不是完全根据成本来核算,包含了国家和地方愿意承担的补贴。

简单的说,高铁运营造成的亏损,铁总补贴一部分,地方补贴一部分,剩下由国家平账。

但现在的问题,出在了地方财政。

地方财政吃紧,高铁补贴自然会拖欠,铁总不可能扛得起这么大的窟窿,只能涨价了。

而且这次高铁涨价很有意思,据说按照目前的高铁票价水平,只有密度超过3500万人次,才能实现盈利。

而达到甚至超过这一客流量的,正是武广、沪杭、沪昆、杭甬四条线路!

所以理论上,应该这四条线路不涨价,其它线路涨价才对。

但是,正因为其它线路人流少,涨价后只会人更少。

这几条线路流量大,能赚钱,即使提高价格,也照样有人坐。

这种独特的涨价逻辑,非常的铁老大!

但是我们再看看上表,这41个城市在这四条线路上的并不多啊。

所以我们真别笑话人家,人家那边不让卖地了,但你坐高铁反而更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所谓的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

呵呵!

讲真,房价下行带来的压力真的非常夸张,

首先基建行业,钢材、水泥……

其次是装修行业,五金、建材……

再次是家电家具行业,

然后是房屋中介行业。

再然后,以上行业就业人口减少,收入减少,餐饮旅游娱乐业一样受伤,收入减少……

而且连带会越来越多,

上次听某国营出版社领导吐槽,这家出版社专业经营中小学教辅资料,企业经营一直都是不错的。但这几年,新生人口断崖式下降,可以预见的将来,对应在校中小学人数断崖式下降,必将对应企业的出版收入,就是断崖式下降……

他很焦虑,底下的员工也很焦虑,

但他们改变不了这个趋势,只能看着不愿面对的趋势缓步到来……

所以

我有时难免会想,

我们,是不是错怪房价了…………

明窗邀华月:资深写手兼段子手,文笔辛辣幽默偶尔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