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作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与其文化地位相比,河南的高等教育发展却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

从数量上看,河南的高校数量并不少,但是相对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高校的密度和质量却并不均衡。身为省内唯一“211”、唯二“双一流”郑州大学无疑是“全村的希望”,河南更是举全省之力对其进行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肩负重任、备受期盼的郑大也不负众望,近年来“牟足劲”力争上游,在211、双一流梯队中,地位稳中有升。根据软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名来看,近几年来,郑大排名有着大幅提升,从2019年的126名到如今的全国前50,其进步速度和综合实力水平有目共睹。

因此,郑大也越来越成为优质考生的首要选择,每年分数线不断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确实,在国家支持与同“Z14”成员合作共济的基础上,郑大学科建设进步显著。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进入全国前30名,化学位列第16,考古学甚至杀入前10

在国内表现亮眼还不算什么,郑大的学科在国际舞台上更是大放异彩。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共有29个学科上榜,其中纳米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5个学科位居世界前20名,生物医学工程等两个学科位居世界前50名。另外,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等学科也成功进入全球排名前1‰,这些学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含金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该校强悍的学科实力同样为其专业建设赋能,带来更一流的资源和办学经验,全方位提升专业实力。从郑州大学的《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来看,该校拥有的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既有汉语言文学、法学这样的文科“香饽饽”;又有软件工程、临床医学等理工热门;亦不乏音乐表演、雕塑之类美的艺术。可以说,郑大几乎将每个专业打造成精品,专业建设上既有量的丰富,又有质的保证。

专业建设能达到如此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日积月累的厚积薄发,专业的长足发展更是离不开师资与平台的助力。郑州大学不仅致力于建设打造郑州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还以此吸引人才,大力招揽名师大家。目前该校拥有5300多名教师,拥有一支包含两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在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而且,因为该校鼓励支持教授为本科生开设课程,因此即使在本科阶段,也能上“大师课”。

图源:郑州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郑州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例:除此之外,郑大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还有很多,比如在课程建设上整合线上资源,开设“厚山学堂”线上课程平台,探索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化学院同世界名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达成合作,为本科生前往新加坡深造提供更多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如上文所说,郑大如今报考热度一路高涨,而作为“211”、“双一流”高校,郑大王牌专业对高考分数及位次自然有较高的要求。但郑大不会因为一时的成绩放弃对人才的发掘,即使未能通过高考进入理想或强势的专业,入学后依然能通过转专业进行“补救”。为此,郑大提供了三种途径:

新生申请一般情形转专业,除了没有不及格课程成绩外,国际学院本科生要求绩点排前50%即可申请学院内部转专业;护理学专业对绩点要求在前15%;其余学院对绩点要求为前30%。

如果出于兴趣和专长申请转至非资源紧缺专业,则需提供专利证书、奖励证书、学术论文等证明,并取得拟转入专业领域内两位专家的推荐。

对本专业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亦可提交降级申请转专业的申请。以上三种形式,在转入学院时均需要考核,且仅能申请非资源紧缺专业。但从近几年郑州大学资源紧缺专业的数量以及该校一流本科 专业数量来看,转入一流本科专业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图源:郑州大学教务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郑州大学教务部

在高校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郑州大学以一己之力跻身前列,展示出近年来河南高校建设的卓越成就,严峻如“中部塌陷”的环境亦无法阻止郑大的雄心,这样的宝藏高校,建议大家赶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