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天津新闻》报道,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三地出台行动方案,高水平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024年,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以下简称“天津中心”)以天开集团为运营主体,与北京、河北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媒体聚焦 | 《天津新闻》:京津冀共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媒体聚焦 | 《天津新闻》:京津冀共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围绕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质增效行动方案,这周,天津市科技局细化工作机制,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三地科技部门,明确了差异化平台的分工,协同提升科技成果在区域内的转化效率。北京本部,主要布局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天津中心、河北中心,围绕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建设创新平台,利用丰富的产业场景,实现成果的落地转化。2024年,天开发展集团成为天津中心的运营主体,他们成立了专门机构,下设项目发展、成果转化、网络协作三个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相关负责人 刘文军天津中心的相关工作跟天津市赋予天开园这种发展的定位是相契合的,我们进一步搭建了协同创新体系,包含天津的高校和海河实验室,都作为我们天津中心的服务网络。

围绕京津两地高校的颠覆性技术进行接力研发,推动成果转化,目前,天津中心依托12条重点产业链,正在跟中煤集团、新奥集团等重点企业合作,布局产业创新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高新区的新智感知科技产业园是河北新奥集团在天津建设的,其中的电磁兼容实验室,具备传感设备前沿技术的研发和检测能力,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在创新中心北京本部的对接下,天津中心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中国科学院纳米源研究所达成合作,围绕智能传感产业的芯片,进行联合研发。同时,新智感知科技产业园吸引了北京智芯传感、上海复旦微芯片等13家企业进驻,形成从研发、检测到生产的全链条,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新智感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帅宇新奥积累了35年的产业场景,每一年在传感器方面的采购量是20到30亿人民币。我们愿意向生态伙伴开放我们的应用场景,提供相应的市场。

联合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创新中心的同时,行动方案中还明确,下一步,京津冀三地要协同挖掘区域内颠覆性技术创新潜力项目,共同争取纳入国家专项支持,实现快速研发转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市科技局局长 朱玉兵明确提出要把天开园建设纳入到京津冀协同创新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面来开展工作。基于天津重点发展的产业,像低碳科技产业、智能科技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导入北京的优质科研资源,孵化、转化、产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 源:天津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