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去马拉喀什途中,阿特拉斯山脉有座泥沙和草筑建的摩洛哥黏土古堡,是世界各国游客探访的标志性景点,而《权力的游戏》龙妈征服渊凯城的宏大场景,正是取景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名为阿伊特本哈杜(Ksar of Ait-Ben-Haddou)的古堡,传说是由本哈杜(Ben Haddou)于757年所建部落之地。尽管考古发掘只能追溯到中世纪,但在当地摩洛哥人的心中,本哈杜就埋葬于这座古堡之下,守护着这片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新桥横跨乌尼拉河,将新城镇与阿伊特本哈杜老城连在一起,大多数的游客过桥后,都会选择直接登上古堡的最高处,然后再下山逛老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之字形的道向上,登山难度不大,但临近登顶时,抬头仅见突兀的岩石,让人不禁萌生退意。好在冬日的攀登不至于过于艰辛,若是在炎热的夏季,必将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和汗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顶阿伊特本哈杜最高点,一座孤独的土石堡垒耸立在眼前,它是古老的粮仓兼瞭望塔。四周的建筑已不复存在了,或风化,或被毁坏,只剩下少许断垣残壁。荒漠之外,雪山隐约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伊特本哈杜在沙哈拉沙漠去皇都马拉喀什和海港索维拉必由之路,战略位置使它成为跨撒哈拉贸易路线上的关键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连马里、加纳、尼日尔和苏丹,内通马拉喀什、非斯和梅克内斯等皇城,满载金、银和香料的商队常停留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山途中,可以俯瞰阿伊特本哈杜的布局。四周高墙,角塔加固,大门点缀其中,密集的住宅,迷宫般的巷弄相连,房屋紧凑,又像是一座坚不可摧“Ksar”(即坚固的村庄)堡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伊特本哈杜村落中,有十多处泥土和干草建成的粘土建筑物,是摩洛哥原居民柏柏尔人传统建筑,既是民居建筑群,又可防御外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用红土、草、沙、石头,甚至是动物粪肥料等混合物,在阳光下晾干。得益于干燥的气候,让不少古民居能够保存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伊特本哈杜下层较大的房屋经过精心保护,保留原有的图案与装饰元素。即使是现在,土质材料仍在使用,木材补充了支撑结构,谨慎使用一些现代材料加固,以保留古朴的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保护古城,大多数原住民已搬到河对岸的新宅,仍有少数家庭居住在老城。他们经营小商店和咖啡馆,出售手工艺品、绘画和当地特色服饰,甚至还有化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于穆瓦希德王朝的阿伊特本哈杜古堡,是北非尚存的“Ksar”建筑典型,是北非建筑技术的巅峰之作,也代表着摩洛哥南部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易受侵蚀的黏土建筑,也面临着逐渐风化的威胁。为了更好保护阿伊特本哈杜古堡,1987年,它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步狭窄蜿蜒的小巷,品味摩洛哥原居民柏柏尔人的生活。紧跟向导步伐,才能确保不迷失于高墙下的陌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伊特本哈杜是众多影视剧剧的外景地,《权力的游戏》、《角斗士》、《阿拉伯的劳伦斯》、《星球大战》和《木乃伊》等,《红海行动》的“也门巴塞姆镇”也是取景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权力的游戏》的龙妈“丹妮莉丝·坦格利安”被人群托起,背后的渊凯城Yunkai就是阿伊特本哈杜。取景地实际在桥对岸的右边,若不走到右边,是无法捕捉到《权力的游戏》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幕降临,宝蓝色苍穹下,阿伊特本哈杜红色古堡成为绝佳背景……由于要在天黑前翻越阿特拉斯山的雪山,未能拍摄到古堡的主要街道、大门以及夜晚的星空。不过,这也许是故地重游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行贴士:阿伊特本哈杜距离马拉喀什约 190 公里,自驾约三个小时。马拉喀什、梅尔祖卡均有途经此地的旅行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