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国务院喊话俄罗斯,寻求与俄方就《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续签以及核风险管控等问题展开对话。

在此之前,受俄乌冲突局势影响,俄罗斯方面一度暂停履行相关条约,美俄军控协约的失效无疑给世界安全稳定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

而随着巴以冲突不断升级,美国在面对两场战争时显然感到力不从心,俄罗斯在乌东也逐渐夺回了战场的主动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俄罗斯与朝鲜日益紧密的军事合作关系也引起了美国的警惕,正是因为美国深感可能已经无法继续向俄罗斯施压,为了避免俄罗斯趁美国焦头烂额之际突然发难,这才旧事重提,寻求与俄罗斯续签《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以降低潜在战略威胁。

可惜美国这次又未能如愿,俄罗斯断然拒绝了美国的提议,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指出,因为美国战略态势委员会在不久前发布的报告中大肆渲染所谓“中俄威胁”,并强调美国应当全面升级核武库 ,加强在欧亚地区部署战略核资产。

这表明美国虽然口头上在寻求军控谈判,背地里却在积极准备核军备竞赛,俄方认为,在美国言行不一的情况下谈论军控毫无意义。

但俄罗斯的拒绝并没有让美国死心,美方最近也给中方送上了一份请帖,想和中国坐上核军控的谈判桌,希望寻求与中国举行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的首次军控谈判,以降低中美战略误判风险。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称,中方始终就军控等议题与世界各方保持沟通,接下来也将与美方举行司级军控和防扩散磋商。

美国这次之所以找上中方,从正面来看,现阶段中美关系正处于解冻期间,两国高层进行了一系列密集会晤。

尤其是在军事领域,双方在香山论坛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何雷中将还专门向美方代表卡莱斯,送上了两枚解放军臂章作为礼物,这说明中方有充足的诚意推动中美两军关系重回正轨。

在这一背景下,美方主动寻求与中方进行军控磋商,我们也愿意给美方这个机会,从中美交往的大局来看,本轮互动的各种迹象都表明中美在敏感问题上的战略沟通渠道正在恢复,标志着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国际地缘冲突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美能够带头出于共同意愿就军控等议题进行磋商,既符合各自安全利益,也能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注入一定的稳定因素。

从反面来看,美国在军控问题上一直纠缠着中国不放,恐怕还出于以下几个令人不安的目的。第一,俄罗斯拒绝了美国,但中国却没有拒绝,美国可能抓住这一点挑拨中俄关系。

第二,虽然中国的核武库相比美国而言规模要小得多,但完全具备核反击和自卫能力,对美国形成的核威慑是实打实的,为此,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军控谈判来限制中国发展核力量。

第三,占据舆论高地。在当今西方主导的国际话语体系中,核裁军就等同于“政治正确”,而美国一心想扮演和平捍卫者的角色,因此在核裁军的问题上显得格外积极。

由此可见,美国拉着中俄进行军控谈判,从来就没想过要控自己,而是控中俄。

此次中国之所以接受磋商,一是出于缓和中美关系的需要,二是增进各方了解,避免战略误判,三是此次磋商性质并非中美俄三边军控谈判,换句话说,这次对话只是一次“非正式”的双边沟通。

要知道,中美核武库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如果真的要谈判,也应该是美国把自己的核力量削弱到和中国相当的水准,但显然美国不可能这么做,中美双方对此都心知肚明。

因此,美国此次是想通过军控磋商来试探中国的态度,绝非真正为了核战略平衡,而中国不回避是因为这是中美交往、博弈的一部分。

在美俄没得谈的情况下,中美谈总比不谈好,而面对美国在军控和核裁军上的双重标准,中国根据自身国情,按部就班地发展国防力量就好,不必看美国脸色行事。更何况我们一贯奉行防御性核政策,任何国家只要不威胁中国的安全,就不会受到中国国防力量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