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无处安放,全都挤在楼道里,一旦发生火灾等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充电完全靠运气,那几个插口都是香饽饽,找到一个能充的不容易。”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电动车)“停车乱”“停车难”,一直是老百姓热议的民生问题,也是社会管理的难点之一。2024年开年来,因电动车起火导致人员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我市也出台相关规定,整治电动车违停充电乱象。但如何彻底根治这一乱象,仍在不断探索。

目前,我市多个小区正在进行有益尝试,努力破解电动车停车难、充电难。这些“别人家的小区”是怎么做的?效果如何?有无借鉴意义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多番探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庭春小区内新建的电动车停车棚

共性问题,普遍存在

连日来,记者先后走访了城区多个小区。

“小区建成已有14年了,人和车都越来越多,不管什么时候回家,电动车停车都难得很。”福星城小区居民陈先生向记者出示了该小区物业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拆除绿化和机动车道,来建电动车停车位的《告业主书》,尽管很多业主不愿意毁掉绿化,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而在多数电动车车主眼中,不仅停车难,充电更难。明珠新城小区业主柳女士从事餐饮行业,经常忙到很晚才回家,而小区内部电动车棚根本不够用,充电接口也少之又少,而且很多出现故障,投币或刷码付款后仍不能充电,让她烦不胜烦。“我也知道飞线充电不安全,但没办法呀。”她无奈说道。

无独有偶,在御湖世家、森林国际城等多个大型小区,不少居民表示停车全靠“技术”和“眼力”,尽管知道存在安全风险,但还是有人心存侥幸将电动车推上楼或堵塞消防通道。

而在建成年代更久、没有规划电动车棚的老旧小区,停车更像“钻空子”,根本没有秩序可言。而在充电这方面,多数居民表示,小区内部的充电接口根本不够用,想要出行便捷,确实有人罔顾风险隐患,采取飞线充电、入户充电等违规方式给电动车充电。

也就是说,无论是老旧小区、新建小区,还是建成有一定时间的成熟小区,电动车停车难、充电难已成为一个共性问题。

有益探索,引进服务

事实上,面对日益突出的电动车停车难、充电难问题,我市多个小区已迈出探索步伐。满庭春小区就是其中之一。

5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满庭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相关负责人及满庭春小区业委会成员的带领下,进入小区内部进行采访。

“电动车停车难、充电难其实是小区的‘先天不足’导致。”该小区业委会主任胡汉林介绍,满庭春小区共分5期,建设较早的1-4期并没有规划电动车停车场所及充电设施,自2013年前后各楼栋相继交付后,小区入住率逐年上升,电动车也随之激增。为了满足业主停放和充电需求,小区物业曾在部分空地增设少量简易停车棚和充电接口,但仍供不应求,存在较大缺口。

记者在该小区内看到,相邻的21、26栋取中间空地建设了电动车棚,39栋沿步行道建设电动车棚,29、30栋则是铲除了7个地面停车位建设电动车棚。据介绍,绝大多数楼栋采取利用空地、步行道,铲除少量草皮的方式建设电动车棚,极少数确无空地的楼栋经业主同意铲除了停车位或绿化。所有电动车棚顶部均为防火布材料,首尾两端均安装有高清摄像头24小时监控,棚内两侧均可充电,且接口设置较为密集。

“我们规划的充电接口总数为4000个,已投入使用2600个,余下的将于8月初全部完成,可满足小区80%以上业主需求。”该小区业委会副主任刘汉庭告诉记者,去年6月初业委会成立后,即在社区指导和物业配合下,牵头推进电动车棚及充电设施建设,每栋楼在取得65%以上业主签字同意后确定选址,约95%的楼栋完成电动车棚选址。经与市场上多家电动车棚施工公司艰难磋商,最终选定第三方公司投资建设,并提供维保服务。

阻力重重,逐一破解

“第三方公司投资后,拥有8年经营权,我们议定电费为0.95元每度,但该公司只需按照0.65元每度的价格将电费上交物业。”刘汉庭解释,还有0.3元的差价是通过让渡利益让业主得实惠,即业主的电动车原本花1元钱可充3小时,现在根据车辆电瓶容量的大小,1元钱可充电4.5-5小时。业委会成员同时进入第三方公司后台,监督充电数据。

“8年后,电动车棚所有设施归全体业主所有,到时第三方公司也可与业委会重新商议,通过租赁或者其他方式继续经营。”刘汉庭坦言,电动车棚从选址、询价、建设到投入使用的全过程中,都遇到了重重困难和阻力,但社区干部一直和业委会成员并肩战斗,逐一破解难题,才赢得了今天的可喜局面。

“下阶段,我们将根据小区居民实际需求,多举措推进电动车棚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最大程度保障大家的电动车有处停、好充电,能够安全使用。”满庭春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依托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电动车棚及充电设施也被纳入改造计划中来。位于沙嘴街道的新建行宿舍和工商银行宿舍,电动车此前都是顺路边停放,通过拆除违建和整合原有场地腾出公共空间的方法增设电动车棚,目前分别可停放30和50辆电动车,较好地满足了居民需求。

当前,我市多数住宅小区电动车停车充电的确面临挑战,但各职能部门、所属街道社区也在积极拿出切实举措缓解难题。总而言之,电动车要用得方便,更要用得安全。仙桃周刊在此倡议广大市民,要严格遵守电动车安全使用各项规定,只有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走上一条条安全之路。

仙桃周刊融媒体记者 郭欢

责编:周方婷

编审: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