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近代以来最惨的名人之后,个人认为当属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他的童年时期并不幸福:

1927年父亲为了革命与家人分别,5岁的他在后来的成长阶段就没感受到什么父爱;1930年,8岁的他与母亲一起被反动军阀关进了监狱,受皮肉之苦也就算了,母亲还惨遭杀害;

1931年,9岁的他在叔叔毛泽民的帮助下进入上海大同幼稚园,还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幼弟毛岸龙就因病离开了人世;

1932年,因顾顺章的叛变,大同幼稚园解散,10岁的毛岸英开始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后来还一度与二弟毛岸青流落街头,为了生存,什么脏活苦活都去干过。

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地狱级别的难度,相信没有一个人想要去体验。

后来经“红色牧师”董健吾搭线,毛岸英、毛岸青跟随东北军将领李杜出国,辗转到了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兄弟生活在异国他乡,基本上都是毛岸英在照顾弟弟毛岸青,同样没得到过特权、没享受到任何特殊待遇。

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国,他的父亲此时已在党内确定了领导地位,看似就能过上“少爷”的生活了。

然而这对阔别近20年的父子仅仅是在一起吃了两天饭,毛岸英就被安排去机关食堂吃大灶,随后又开始跟着劳动模范学种地,到建国初期都是在基层工作。

1950年朝鲜燃起了战火,毛岸英得知后主动向父亲请愿,想要到前线去,这一举动得到了父亲的赞许。

最初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并不想带上毛岸英,毕竟战事凶险,对手又是美国,谁也无法保证此行的安全。

但在毛岸英的强烈要求以及毛主席的说情下,彭德怀最终还是答应了,于是毛岸英就成了彭德怀身边的一个俄语翻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5日,志愿军司令部驻扎在大榆洞,当天遭到了美军两次轰炸。

本来毛岸英第一次轰炸时是成功躲入了防空洞的,但在美国飞机走后,他就以为没事了,于是跟几名同伴返回抢救文件,结果美机刚刚只是虚晃一枪,很快就又折返了回来。

由于美机的速度太快,毛岸英他们根本来不及闪躲,他所在的房屋被汽油弹炸中,屋内的两人都不幸牺牲(另一人名叫高瑞欣)。

彭德怀得知这个噩耗后非常惊讶,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向主席报告这个消息,这才交到他手上一个多月啊,人就没了。白发人送黑发人那该有多难过?他把自己关在房里大半天,用一个多小时写下了一封百余字的电文,反复修改后发回了国内。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开始大家担心主席会伤心过度,因此都不敢上报,直到1951年1月2日主席已有察觉,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叶子龙才将彭总的电报递给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看后久久没有说话,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但始终没有落下来。半晌主席才用平静的语气说:打仗嘛,总要死人的。志愿军已经牺牲了那么多战士,岸英也只是普通战士,别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不过当时仍在打仗,毛主席之子牺牲在朝鲜的消息如果宣扬出去肯定会造成影响,因此中央就暂时没有公开。

这也使美国人自己都想不到一次例常轰炸竟然炸死了中国主席之子,所以并没颁有相关的表彰。那么这个向毛岸英丢下炸弹的凶手究竟是谁呢?

美军当时已有了较为成熟的体系,每次作战都会记载得很详细,在其1950年11月25日上午的记录中,“联合国军”第18轰炸机部队第7小队的三架轰炸机执行了轰炸任务,他们所用的武器也是大量的汽油弹。

时间和地点以及使用物品都吻合,基本可以确定凶手就在这三架轰炸机的飞行员之间。这三名飞行员都来自于南非,分别叫做:里克特、奥登达尔、利帕夫斯基。

至于凶手究竟是三人中的哪一个,后来还是利帕夫斯基自己出来认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帕夫斯基1919年出生于南非,这个国家历史上也比较悲惨,先后被荷兰、英国侵略过。二战结束以后,英国的殖民体系逐渐瓦解,世界各国民族意识觉醒,纷纷想要自主独立,南非同样也不例外。

当时南非的情况非常糟糕,国内经济萧条、物价暴涨、失业率也激增,随时都有爆发内乱的可能。自己处理不了,只能借助外力,英国人是指望不上了,于是南非想要抱紧美国的大腿。

当其得知美国要介入朝鲜战争后,立即出声表示支持,同时还派遣了南非空军第二中队加入“联合国军”。这支部队参加过二战,并且实力相当强悍,有“飞行猎豹”的绰号,里克特、奥登达尔、利帕夫斯基就是其中的队员。

有意思的是,这些南非飞行员在“联合国军”经常被其他“友军”看不起,给他们分配的往往也是最危险的任务。

利帕夫斯基在朝鲜战争中累计飞行了5000个小时,基本上每天都有飞行任务,战争后期志愿军已经配备了足够的防空武器,但他还是要去志愿军的阵地上,所以那些日子他过得心惊胆战。

他做了这么多,却只在1951年得到了一枚杰出飞行勋章,这款勋章一共颁发了一万多枚,只能算是个安慰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战争结束后,南非空军第二中队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利帕夫斯基直接选择了退役,进入了南非航空公司担任民航飞行员。他的驾驶技术还是很强的,因此很快就成为了一名正式机长。

看起来他已经是绝对的高收入人群了,生活按道理来说也会过得不错。但在早年的战争中,利帕夫斯基的腿部神经束中有一块弹片的位置危险无法取出,因此疼痛一直在折磨着他。

为了缓解这种难受,利帕夫斯基经常要服用大量的止痛药,长此以往,他的身体变得很差。并且为了治疗他耗资巨大,背上了巨额的债务,心中苦闷不已。

1957年,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迈克曾去采访过一次利帕夫斯基,面对镜头,利帕夫斯基怒斥了美国政府,不停抱怨自己遭遇的对待是极其不公。

他认为毛岸英的死,是他所立下的一桩大功,结果这笔功劳却没算在别人的头上,所以他非常气愤。

这种抱怨于事无补,但后来利帕夫斯基的遭遇完全是自找苦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帕夫斯基除了是杀害毛岸英的凶手外,还是一个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者,他非常歧视其他肤色的人。随着南非的黑人解放运动逐步兴起,他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一次从美洲飞往欧洲的航班上,利帕夫斯基与一位黑人乘客起了冲突,他直接用带有种族羞辱的语言谩骂了对方,这一骂就使得他的飞行执照被吊销了半年。那半年的时间里他过得非常落魄。

20世纪80年代,利帕夫斯基所在的南非航空公司因为种族隔离政策,陆续遭到欧美国家的抵制,而南非航空公司的主要航线恰好就是往返于欧美国家之间,这就使得公司的经营情况愈发不善。

公司自己都没钱了,给员工发出的工资自然就大大缩水,后来南非航空为了维持自身的运转,变卖了很多飞机,这就使得闲置的飞行员更多了。狼多肉少,利帕夫斯基后来的职业生涯就在不断停飞与复飞间度过。

利帕夫斯基退休后,偏偏又染上了酗酒的恶习,那点微薄的养老金除了日常所需、购买药品之外,还要被他拿一部分出来买酒,生活条件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的利帕夫斯基经常要靠借钱度日,长此以往遭到了身边所有朋友的嫌弃、受尽了白眼。由于他后来已泯然众人,所以他什么时候去世、因何而去世的就不为人知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害死了毛岸英的凶手过得并不好!

只是可惜了毛岸英如此年轻就牺牲了,一辈子都没享受到主席后人这个身份的好处。

更可叹毛主席年过50承受了丧子之痛,他为国家、为人民付出那么多,新中国建立了,却与自己最爱的儿子永别了。

每一位为国征战的勇士都值得尊敬,每一位为国牺牲的人都是英雄!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