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速封五十两白银”,为何也没能救得女儿?

碧翰烽/文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贾雨村的狂兴不禁,让甄士隐听了,大叫妙哉,连连祝贺雨村“飞腾之兆已见”。

紧接着,雨村叹道“行囊路费一概无措”时,士隐“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

可以说,士隐帮了雨村的大忙,是雨村仕途当中的贵人、恩人。一个“即命”,没有丝毫犹豫;一个”速封“,也是没有丝毫犹豫五十两白银,按照后来刘姥姥的话说,这可是当时庄稼人两年多的花费。

有的人嘴上说要给人帮忙,“咱们都是兄弟,有什么事尽管开口。”可一旦涉及到利益方面的开口之时,就迅速犹豫了、立即含糊了。“我回家问一下老婆”“我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按理说,士隐是真心帮人的,也是没有想过图什么回报的。

可后来的发展,为何就看走眼了?当年帮的雨村,怎么就那么忘恩负义呢?这究竟是士隐的问题,还是雨村的问题,又或是社会的问题。

的确,士隐所帮非人。雨村在后来所办的“葫芦案”当中,明明知道英莲这个女孩,就是士隐恩人失踪多年的女儿,也明明知道就是举手之劳,却也没有去伸这个手帮一下。还不说他有没有基本的人伦。

这里面写出了什么?写出了那个社会当官的无德无品、无情无义、无耻之极。

为了当官,雨村在拿到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之后,连告别都没有,就急忙上路了,可以体现他对当官的那种急迫感和兴奋感。

从后来雨村与门子的交际来看,当年也算是贫贱之交,都是在葫芦庙里住过的。嘴里说着“贫贱之交不可忘”,最终还是寻了个不是,远远地将门子充发了。

在这当中,其实也隐含了雨村对于士隐所帮的忌讳。当年的落魄,恩人的相助,是不是在其心中,也成为其眼下当官的一块伤疤。

所以,有些从基层走上去的干部,往往又为难基层。当年吃过的苦、弯过的腰、受过的罪,要么掩盖掉,要么想要找补回来。

为什么置英莲不顾?为什么乱判葫芦案?当然就是为了一张“护官符”。为了自己的当官前程,而要去讨好贾家、王家、薛家,所谓一个案子,就可以直接讨好到当时四大家族当中的三大家族,何况这四大家族本就一体连枝。

这说明什么?在那个社会,有的人为了当官,什么情义,什么德行,什么王法,通通不在话下,只有自己的权力、利益才是唯一。而且是完全醉心于当官之中,哪里有门路,就往哪里钻。为了攀上林如海,不惜给林黛玉当家庭教师,连着攀上了贾家这棵大树。

只可惜,大树也并不是完全牢靠的。当官当到了利益的极致,也并不是牢靠的。因为,利益这个东西,看似摸得着、看得见,稳当,却恰恰是最不可靠,最不稳当,随时可以转移。

也正如此,那些一心沉迷于当官的,终归是没有好下场。古往今来,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