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打击缺斤少两的风,从“狂飙兄弟”的连云港海鲜市场事件慢慢的已经变成了全国性的打假风波,而这些网红的出手也让众多消费者开始注重商家缺斤少两的问题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可悲的事实:当浑浊成为一种常态,清白就是一种罪过。

5月16日,顾客在河南许昌市魏都区一家商店内购买了13袋50斤的大米,由于近期关于商家缺斤少两的情况,顾客也想着刚买的大米都过一下称,看看重量是否有包装上标注的50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顾客感到意外的是这13袋大米都过了一遍后,只有3袋是足秤的,其余10袋有的是少了2斤,有的少2.5斤,算下来缺斤少两的重量都够50斤了,相当于一样的价格商家少给了一袋。

对于商家的这种行为肯定不能轻易妥协,顾客拨打了市场部门的投诉电话,当市场部门执法人员上门进行处理的时候,商家解释称:“有7袋是处理价给你的,稍微少一点秤,人家是破损的、是以前破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客:“等一下,你的意思是这个商家他知道少秤的,然后还要这样卖给我?并不是厂家的问题?”

刚开始还让人怀疑是否是从厂家的源头那里出现的少秤问题,老板的这一个回答就已经很明显的知晓这些袋装大米是存在缺斤少两的,那么这个责任就必须商家来承担了。

目前,文峰市场监管所已经对此事介入并立案调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以为只是街边的流动摊贩会缺斤少两,当连云港海鲜市场事件后我们以为只是海鲜鱼类商户也存在缺斤少两问题,如今袋装大米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放眼望去,诺大的交易市场难道是对度量衡都有着自家的标准吗?

当市场被缺斤少两的商户笼罩的时候,那些诚信经营的商家就显得如同“傻子”一般,难怪赚不到钱,太悲哀了!

网友们热议

袋装米就没有分量足的,这个都存在多少年了,应该严查了还消费者一个公平的消费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知道胖东来在许昌能够这么受欢迎了,都是被这些无良商家给衬托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究还是网红扛下了所有,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他们为了流量能整治到这些缺斤少两的商家,好处还是很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竟然还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行规,这些网红只是为了获取一些流量而选择去较真,对于这样的看法我只能说正是因为你们的纵容才导致了商家肆无忌惮的缺斤少两,凭什么国标的50斤从你这里就变成了48斤?是以国标为准还是以商家为准?

不要嘲笑那些比你勇敢的人,有些事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如果商家不存在问题,网红想要流量也是无计可施,不是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