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FEDQRR05538DP3.htm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是一种轮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当我们谈人生时,很懂这个道理;当我们看中国经济时,却总是在预言中国的房地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实际上一个轮回已经开始了。这很正常,人生如此,经济也有轮回,不可能是一个线性的发展。

房地产同样逃不出轮回的如来之手。

现在,人们又在等待一个小阳春,

房子价格还是下降趋势,销量也在大跌;这种局面,谁最着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不着急的是刚需

刚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伪概念。

猪肉不能不吃,我是食肉动物,两天不吃就会得焦虑症,这就是刚需。房子哪有什么刚需?首先要有钞票,毕竟不是二两肉的事,一动就是几代人的收入积累,有了钞票这才算得上是有效刚需;就算有钱,也不一定非要买,只要房子价格没见底,原则上都不要买。

所以,刚需一点也不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发商当然着急,可着急也没有用

我们一说房地产,必定痛骂开发商

感觉他们一个个都赚得肥头大耳,把钱转移到国外去了。的确,预售制等于让老百姓透支了三代人的钱,而楼盘不能按时交付,这对老百姓的伤害太大了。

继恒大,碧桂园、远洋爆雷之后,城投的债务也纷纷到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似乎盼着开发商赶紧破产。政策不能这么简单考虑问题,都破产了谁保交付?保交付是房地产的底线,如果不能保交付,预售制的信用链断裂,老百姓抽回购房资金与贷款,房地产会在一夜之间崩盘。

开发商能不着急吗?

当然急,但是开发商急也没用,因为预售制玩的就是金融属性,本质上是地方、银行、开发商共同做了一个局,多少有点庞氏游戏的味道。这个游戏有一个前提,就是价格不能大跌,否则资金链还是要断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着急的还是财政

为什么说更着急的是地方财政?

因为各地方财政,特别是各地区的主要城市,财政来源主要依靠房地产。房地产对地方财政的贡献高达50%以上,像杭州这样的城市可以说是百分之百地依赖房地产。

房子卖不出去,土拍就要停拍,很多地方发工资都将成为问题。

中国的房地产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

小阳春等待不来,金发银十怎么样?

机会不大,道理很简单,随你出什么利好政策,只要房地产没有上涨的预期,就不会大卖。刚需缺钱,想买买不起,富人有钱,可谁又会去做赔本的生意呢?

这就是房地产的不可能之三角:必须盖,不能降,要大卖?

是谁造就了这个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