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5月21日讯(记者 黄修眉) “公司2024年预算中,计划全年利润指标为1296.2万元,计划全年机器人销量1.6-1.8万台,计划全年营收20.47亿元。”在今日(5月21日)举行的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埃夫特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康斌如是说。

埃夫特是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形成了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整机,再到机器人高端系统集成领域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该公司产品应用于光伏、锂电、3C电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家具、家用电器等各行各业。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埃夫特2023年机器人整机出货量中,来自光伏行业的营收占比55%。

“与过往大的行业来支撑机器人销量不同,今年的市场预期‘是多点开花’。”游玮表示,“今年埃夫特机器人在3C电子、汽车电子方面迎来市场机会。其中,今年汽车电子的需求很多,市场也会有相关设备的投资机会。随着工业机器人国产率的提升,埃夫特等国产机器人企业也会因此受益。”

投设合资公司研发智能机器人底座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埃夫特于今年4月29日晚公告称,拟与公司关联方芜湖风险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人民币60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启智(芜湖)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启智机器人)。

工商信息显示,启智(芜湖)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28日,注册资本6000万人民币,法人代表与执行董事均为游玮。其中,埃夫特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3060万元,占启智机器人注册资本的51%;芜湖风投出资人民币2940万,占启智机器人注册资本的49%。

埃夫特在公告中表示,成立启智机器人,是为加快智能机器人场景落地,其拟开展通用智能机器人底座相关研发工作,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和场景适应性。

在今日(5月21日)举行的业绩会上,游玮也对此进行了具体说明。“机器人如何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结合,一直是业内关注的重点,未来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核心在于类人的智慧,而非类人的外形。我们成立合资公司是为了探索这一方向。

游玮进一步表示,“基于此,需要有一个类人的大脑或底座。在这个底座上,用相应的接口以组件的方式给到开发人员,让其在上面开发应用程序。未来不论是工业制造还是家庭服务,为了更好促进我们的机器人向这些领域拓展,启智机器人将会进行智能底座的研发。”

埃夫特在今年5月17日接受投资者调研时也提到,该公司期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现场生产换产编程的问题,以及在构建智能化软件平台等方向进行尝试。目前暂无人形机器人机械构件方面的应用。

海外市场客户集中度风险受关注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至2023年,埃夫特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8.49%、49.09%、54.64%,呈逐年上升趋势,该公司的海外业务与其相关的经营行为也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

在今日(5月21日)举行的业绩会上,有投资者提问,“埃夫特2023年海外营收70%来自两大客户,公司要如何防范客户集中度过高的风险?”

对此,埃夫特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康斌解释称:“客户集中度风险一直是公司管理海外业务的重点。2021年公司单一客户营收贡献占海外业务约为六成,2022年该比例约为七成。2023年报中,前两大客户营收占比约为七成,公司的客户集中度已有所下降。

“通过引入新的大客户,比如2022年引进大众,2024年新获得宝马公司订单,公司开始实现海外单一客户集中度的降低,预计2024年至2025年该风险还会持续下降。”康斌进一步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埃夫特于2023年11月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WFC拟出售其巴西子公司GME51%股权,WFC持有GME的股权比例将由99.99%降至48.99%,GME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针对投资者问及埃夫特出售巴西子公司股权并最终不再控股该公司的情况,康斌表示,出售该公司股权是因巴西子公司近年来持续亏损,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南美地区汇率风险相对较高,我们也希望持续聚焦主业战略,通过出售巴西子公司部分股权,我们只需要按照股权比例承担经营损益,能有效降低埃夫特所承担的海外地区经营风险,也利于公司聚焦欧洲汽车白车身业务。”康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