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种动物,每当下雨之后,南方地区就会出现,马路上、草坪里、墙上到处都是。

出于好奇,有人会忍不住伸出手抚摸一样,然而,这种动物摸不得的,别看它人畜无害的模样,却有着“毒王”称号,严重甚至能致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动物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究竟携带怎样的病毒?

巨型蜗牛

这种大蜗牛,平时很少见到,一到下雨天,它们就全都出来放风溜达,尤其在一些南方地区,比如广东、深圳。

它的体型非常大,和平时北方看到的小型物种不同,它们的长度有些离谱,小的都有7、8厘米,大的能达到20厘米,都能跟小兔子相比可以说是蜗牛世界的“巨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的名字叫“非洲大蜗牛”,根据名字不难明白,它并不属于我国土生土长动物,它是从非洲而来,漂洋过海,在中国留下它们的足迹。

但凡它体积能够小一些,或许还没多少人注意到它,可他那堪比人脸大小的体积,很难不令人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到南方上学的北方人,第一次见到如此怪异的动物,总是充满好奇心,不仅要给它拍上一些美照,还忍不住用手抚摸,甚至有些人会将其带走喂养。

“不要以貌取人”,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非洲大蜗牛。这巨型动物虽然看起来没有威胁性,只是体型有些大,可它早已被定义为有害生物,不仅对人,对农作物也有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巨型蜗牛,可以说所到之处,能瞬间成为它们的地盘。此前就有新闻报道过,大蜗牛入侵美国,繁殖速度巨快。

要知道,非洲和美国的生活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差异非常大,非洲大蜗牛能一到美国,就发展出自己的团体,可见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多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蜗牛平均每年每只能产下两千颗虫卵,繁殖过程中,是要用食物来补充营养的,不仅路边的花花草草,甚至连同类的尸体,它们都会享用。

非洲大蜗牛看上去肉质肥美,为何还会被定义为有害生物?繁殖如此快,吃了不行吗?毕竟我国人民胃口非常好,什么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硬外壳,行动迅速的“红色小怪物”,曾被国外视为烦恼,到我国之后,却成了餐桌上的美食,蒜香、麻辣各有千秋。

它是它,蜗牛是蜗牛,这种巨型蜗牛,不仅吃不得,连碰都不行,不然也不可能成为南方居民的烦恼。

信息来源:农林卫视-《路边惊现非洲大蜗牛,别碰也别吃!已有人因抓它发高烧,还会传播结核病、脑膜炎》(2019.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毒王”

别看这种动物长得有些憨傻,跟本土小蜗牛除了体型上差别之外,没什么不同之处。其实,称它为“毒王”一点不过分。

每当下雨的时候才出来,不下雨不轻易找到它的身影,那时因为它喜欢生活在人类不轻易看到的地方,和老鼠类生活在一起,因此身上便会携带各种各样细菌病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怕只是用手轻轻触摸,也有可能引发身体不适。轻则引发皮炎、过敏,严重则会直接影响免疫系统,发烧感冒等症状,甚至危害生命。

此前就有官方报道过这类事件。称广东一小男孩,偏爱研究蜗牛,尤其下过雨过后,路边才出现的巨型蜗牛,是他的最爱。

信息来源:光明网-《严重可致死!海南人,下雨后在路边看到这种动物,千万别碰!》(2023.7.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随意触摸,导致男孩患上了广州管圆线虫嗜酸性脑膜脑炎,好在救治及时,男孩顺利康复,没有危及性命。

连碰一下都有可能生病,更何况吃到肚子里呢?虽然这种蜗牛,有人在市场上售卖,出于好奇购买的人也不少,但因此生病的人也不在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项调查研究表示,在市场上出售的巨型蜗牛,感染上这种寄生虫的比率高达28.43%,看上去乖顺的蜗牛,体内能藏下100多条寄生虫

别以为不触碰这种虫子的身体,也不吃它们,就能避免病毒和寄生虫危害,但凡它们爬过的地方,都已经“沦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心的人应该知道,蜗牛爬行时,身后总是遗留下一道痕迹,这便是蜗牛的粘液。它除了身上藏有病菌之外,就连这些粘液里,都是有病毒的。

如此可见,但凡有这种动物出没的地方,一大片范围之中,都已经不干净了,随时有被寄生虫感染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想避免在无意间触碰到巨型蜗牛,包括其留下的粘液或者粪便等,和它有关的任何东西,就要管好自己的手,但要是不小心触碰到了,也是有预防方法的。

如果不小心触碰到非洲大蜗牛,就不要再摸其他东西了,避免病毒传播更多,然后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多清洗几遍。要是还不放心,可以到医院进行消毒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用清水冲洗效果不佳,不仅没有健康反应,甚至还出现了头疼脑热感冒等现象,则需要赶紧去做个全面权威检查。

哪怕不幸被寄生虫感染,身体出现不良反应,也不要惊慌害怕,只要及时送医,积极配合治疗,不久后就会康复的。病不在重,只怕耽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在路上遇到这种大蜗牛,数量少的话,可以自行将其除掉。方法很简单,使用家里的食用盐或者咖啡渣,撒在蜗牛身上。

蜗牛身体构造特殊,是靠皮肤分泌的粘液进行呼吸的,皮肤要是沾上盐,则会导致细胞失水,不多久身体就会变软,然后化成一滩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方法仅限于发现数量少,有把握自己进行清理,倘若担心发生意外,或者蜗牛成群出现时,可以联系专业的杀虫公司,用更专业的方式,对它们赶尽杀绝。

信息来源:厦门日报-《@厦门人:TA又来了!别吃也别碰!感染后严重可致脑膜炎》(2022.6.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于对生态稳定考虑,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负责,看到非洲大蜗牛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对它们进行处理,防止它们繁殖发育,导致出现更多蜗牛,从而对田里的农作物造成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能吃,也不要触碰,即使非常好奇,也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不仅要管好自己的手、脚和嘴巴,浑身寄生虫的东西,即便再美味,也不要轻易尝试。要提醒身边朋友和家人,当看到他们伸手想要触摸,或者想试试口感时,要及时制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