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很多的农作物也陆续成熟了,其中麦子就快要迎来收获季节了。

在过去由于没有机械化采收,麦子又要抢收,所以每年到了麦子收获时,农民也是最辛苦的。就连很多的小孩子都害怕麦收,因为当时小孩子也要去帮忙,割麦子、晒麦子、拾麦穗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些天听老人们聊天,都说现在的农民是真幸福,基本都是机械化收割了,几亩地一会儿就给收割好了,实在是轻松。

他们还有说到,在过去麦子收割时,除了怕辛苦以外,害怕毒蛇出没。其中有一种蛇在过去麦收时很常见,而且还常出现在麦地里,它们的动作非常的迅速,还能在麦子秸秆上飞速爬行。但却一直不知道它是什么蛇,你们见过吗?为何现在这种蛇却很少见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种蛇,小编也曾遇到过几次,在小编的老家这边多数是叫它“白龙线”,有些老人还因为它的速度很快,又非常的灵活,直呼它为“草上飞”。而根据小编所见和所了解,还有大人的一些描述,这种蛇极有可能就是乌梢蛇。

麦田中的神秘行者——乌梢蛇

乌梢蛇,作为一种在我国南北方都较为常见的蛇类,其身影遍布大江南北。尤其是在北方地区,乌梢蛇更是常见之至。

乌梢蛇也叫它乌蛇、乌风蛇、剑脊蛇、黑风蛇、黄风蛇、南蛇、黑花蛇等,这是蛇目游蛇科乌梢蛇属爬行动物。这种蛇的个头并不太大,身体很修长,普遍也就是1米左右,而且它的体色很特别,以黑褐色为主,这估计也是它得名乌梢蛇的原因。而且这种蛇还有近种,长得很相似,分别是锈链腹链蛇、赤链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梢蛇是一种典型的陆生蛇类,主要栖息在山地、平原、丘陵等地带,尤其是喜欢在农民的农田、水田、菜地等附近活动,有时也在山道边上的草丛旁晒太阳。当麦收的时候,它们就有些喜欢在麦穗上晒太阳。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蛇的警惕性很高,它常常高举着头警视四周,如果发现什么风吹草动了,就会立即逃走。

这种蛇可能是个头不大的原因,它们的反应敏捷,行动十分的迅速,尤其是很善于奔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乌梢蛇主要是以鼠类、鸟类、蛙类等为食,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捕食者。

它们还很温顺的,基本不会主动咬人,并且乌梢蛇是一种无毒蛇,胆子非常小的,往往是见到人来了就逃跑,只有在逼急了,或者是受到过度惊吓了才会咬人。

而且它们还有个特性,就是乌梢蛇基本都是吃活的,是不会吃死物的。如果没有食物可吃了,乌梢蛇几个月不进食也不会被饿死,它的耐饥能力就是如此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这些特性,所以在过去很多人都是只见到乌梢蛇的身影,一瞬间它就消失不见了。所以多数人都没有见过它真实的情况,也不太清楚到底是什么蛇,只知道是一条蛇,却看不清长啥样。

乌梢蛇为何很少见了?

然而,尽管乌梢蛇在过去如此常见,但如今,它们的身影却越来越难以寻觅。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生态环境的变化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农田、山林等乌梢蛇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破坏。农药的广泛使用、土地的过度开发等因素,使得乌梢蛇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同时,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也使得乌梢蛇的栖息地逐渐破碎化,进一步降低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捕食者的增加

在过去,乌梢蛇的天敌并不多,主要是猛禽、猛兽等少数几种动物。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猫、狗等宠物被放养到野外,这些动物成为了乌梢蛇的新天敌。

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私利,还会故意捕捉乌梢蛇进行贩卖或杀害,从而导致了目前野生的乌梢蛇数量大减。

③气候变化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乌梢蛇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例如,干旱会导致乌梢蛇的栖息地缺水、食物短缺;洪涝灾害则会淹没它们的栖息地,使它们无处可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就是现在机械化普及了,一些藏匿在麦地、庄稼地的乌梢蛇也容易被机器所伤到。总之,是种种原因所致,导致了乌梢蛇数量的减少。

如今乌梢蛇已经被列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未经批准是不能私自捕捉的,就连饲养也是违法的。你们见过这种蛇吗?在你的家乡还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