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19日讯(编辑 杨斌)5月以来债市延续震荡,但机构今年的配债力度却达到新的高峰。最新托管数据显示,5月各类机构增持债券2.38万亿,商业银行与广义基金的债券托管增量都在万亿元级别。大幅增持的原因一方面在于5月政府债供给放量,商业银行同步承接,另一方面“手工补息”被禁后,存款搬家带动理财、广义基金配债。

尽管禁止“手工补息”带来的影响高峰已过,近期理财、债基对利率债增持热情已降低,但手工补息受限引发的存款搬家现象被认为是长期过程,对债券配债需求形成支撑。

利率债被爆买,国债与地方债托管量合计增加超1.2万亿

5月,债券托管量续创历史新高,且增幅放大。2024年5月末,中债登、上清所债券托管量合计146.49万亿元,较4月末增加2.38万亿元。在1月债券托管增量过万亿后,2月至4月的托管增量都在0.7万亿元左右。

分债券类型看,利率债的托管增量大幅反弹,国债与地方债合计增加超1.2万亿。财联社综合5月末与4月末的债券托管数据统计,5月利率债托管量环比增加1.4万亿元,其中国债、地方债和政金债托管量分别环比变动7127亿、5006亿和1999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企业债、中票、短融、超短融等)托管量环比增加345亿元,增幅放缓,其中中票增加了813亿元。

今年前四个月的托管数据显示,机构大幅增持同业存单近1.7万亿元,5月机构再度增持存单6642亿元。

中信证券FICC首席明明表示,国债和地方债5月发行节奏明显提速,存单供给延续高峰。而商业银行在5月对利率债的承接规模同步提升。

分机构来看,各主要持债机构均在5月增持债券。此前配置节奏分化的商业银行和广义基金在5月节奏趋同,均增持了万亿级别的债券。保险机构延续小幅增持,证券公司由减持转为增持。

根据华安证券固收首席颜子琦的统计,商业银行5月的债券的托管量由4月减持2000多亿转为增持超万亿元,力度为年内最大。其中增持利率债1.1万亿元,包括国债5915亿、地方债3555亿元。此外,商业银行增持金融债1000多亿元,减持了公司类信用债1600亿元,并小幅减持了存单。

而在4月增持超万亿的基础上,广义基金5月继续全面增持各类债券9700亿,其中同业存单增持较多。5 月,广义基金利率债托管规模增加2000多亿元,金融类托管规模增加991亿元,同业存单托管规模增加4461亿元。

保险机构继续稳定加仓,增持利率债739亿元。而证券公司则有4月减持债券3000多亿元转为小幅增持,其中同业存单托管规模净增664亿元。

除了利率债的供给放量,对于广义基金的大幅增配,有资深固收分析师表示,4月经过“手工补息”被禁、存款利率下降后,存款搬家导致的理财规模大增的趋势在5月依然存在,带动广义基金全面增配。

6月以来机构债券欠配程度减弱

6月以来,央行再度多次发声表态关注债券长端收益率,而国债收益率偏强震荡,截至最新,10年国债收益率已低于2.28%,30年国债收益率已的低于2.49%。

事实上,临近季末,随着存款搬家阶段性放缓,近期机构的配债脚步也有所停歇。根据国盛证券固收首席杨业伟的统计,上周理财存续规模已结束连续增长较前一周回落10亿元。机构债券欠配程度减弱,利率债欠配指数走高至-0.56 (前值-0.65),信用债欠配指数走高至-0.96(前值-1.03 )。

上述固收分析师表示,禁止“手工补息”带来的影响高峰已过,理财、债基对利率债增持热情已降低,近期绩优债基久期回落。

明明预计,6月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或面临一定回表压力,但通常在7月将快速回流。手工补息受限引发的存款搬家现象或是长期过程,现金理财、货币基金等现管类和短期限资管产品规模或将持续提升,负债端资金流入将提升机构对存单、短债资产的配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