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台湾当局颇受震动,蒋介石分外惊恐、坐立不安,急切要求美国摧毁大陆的核设施,以遏制大陆迅速壮大的核能力。
与此同时,台湾当局下定决心建立“自力更生”的军事工业。1965年7月,蒋介石再次重启“核计划”。
之后蒋氏父子数度将研究核武器视为第一要务,两次重启“核计划”,甚至在蒋经国时期,核武研究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到1987年年底,要不了太久就可以制造出原子弹,结果却因一位“伟大的叛徒”功亏一篑。
而这位“伟大的叛徒”曾被蒋氏父子委以重任,一直从事秘密核武研发,后来被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吸收从事间谍任务。
此人是谁?又是如何让台湾当局的“核计划”破产?一切都得从1964年说起。
一、蒋氏父子的“核美梦”
蒋介石的“核美梦”并非始于1964年,却盛于1964年。这一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对“反攻大陆”抱有幻想的他,此刻幻想破灭、惊惧万分,他很清楚原子弹的威慑力,一旦中国大陆迅速壮大核能力,别说“反攻大陆”,只怕解放台湾只在旦夕之间。
坐立不安的蒋介石急不可耐的“要求”美国彻底摧毁大陆核设施,美国虽不愿意新中国日渐壮大,也不会冒失到摧毁大陆核设施,面对老蒋软硬兼施,美国一再婉拒“共商摧毁中共核装置”的决议。
迫于无奈,老蒋只能重启“核计划”。
之所以称为“重启”,其实早在1945年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放两颗原子弹,整个世界被震惊后,蒋介石办公桌上就时常收到请求制造原子弹的电文。
彼时声望达到顶峰的他,一再犹豫要不要制造原子弹,诸多机缘巧合下,国民政府开启“核计划”。
这次“核计划”由蒋介石负责、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领头,预备先派遣一批学者到美国深造,有了专门人才后再攻克研究原子弹的困难,这批赴美学习的人员中包括华罗庚、李政道、朱光亚等。
结果一行人到美国后,美国突然变卦,不愿意将原子弹技术分享给其他国家。美国人说话不算数,国民政府也没招,再加上国内局势日趋紧张,老蒋也没闲心继续搞原子弹,虽说当局依旧为赴美一行提供经费,“核计划”却陷入停滞。
之后连年庞大的军费支出,老蒋只能彻底放弃“核计划”。
败退到台湾头几年,惶惶不可终日的他更不可能搞原子弹。倒也不是不想搞,纯属心有力而力不足。
除技术问题外,美国的态度也是一大难题。
1955年、1965年,台湾当局与美国、国际原子能总署分别签订协定,明面上不能制造原子弹,只能采取坑蒙拐骗的手段,假借明用之名,或才能获得世界上核能研究较为先进的国家提供技术援助。
大陆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传来后,老蒋彻底坐不住了。虽然官方禁止台湾搞原子弹,利用“以民掩军”的手段,也一定要搞出原子弹!
1965年,蒋介石筹建“中山科学研究院”,台湾“国防部”还专门提供了一份关于核武器研究发展的“新竹计划”。
“新竹计划”堪称完备,从建立原子核重水反应炉到生产钚原子,建立化学分离厂等,步骤可谓详尽。
为此台湾当局还专门聘请西门子公司进行评估,最终老蒋拨专款1.4亿美元用于核武器研发和三军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
既然不能公开行事,暗地里老蒋命专人借走访欧洲的机会去以色列“逛一逛”,台湾专员在以色列停留数日,和以色列科学家会面、参观以色列原子炉。
显然老蒋这次下定决心要搞出原子弹,美国似乎也不再藏着掖着,协助台湾解决了部分科学技术问题。
在美国协助下,台湾在核子研究领域取得了可观进展。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之所以帮助台湾,源于台湾给出的理由:民用。
1968年7月1日,“中山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从台北陆军理工学院物理系毕业的高材生张宪义被派任至中科院筹备处任职。
彼时中科院上下共两万多人,科研人员六千多人、技术人员八千多人,他在这支庞大的科研和技术队伍里并不突出,不过也并非泛泛之辈,当时中科院称得上人才济济、结构完备,凸显老蒋搞原子弹的决心。
有美国协助、再加上庞大的科研和技术队伍,“核计划”实现指日可待,为让“核计划”更快、更顺利完成,台湾当局陆续公派科研人员到美国深造,1969年张宪义被派到美国深造,获田纳西大学核工程博士。
一切,都按照“新竹计划”严格执行。
老蒋绝不会想到,表面上援助台湾的美国,实际并不允许台湾当局研制核武器,为此下了一盘“大棋”,张宪义便是“棋子”之一。
二、蒋经国重启核武计划
被公派到美国后,张宪义就被CIA盯上。
美国一直觉得中科院可疑,碍于双方特殊的关系,加上美国习惯搞些小手段,采用“卧底”的方式更隐秘、也更符合美国作风。
其实中科院并不止张宪义一个卧底,CIA也不可能“押宝”在他一个人身上,只是他是最突出的一个。
张宪义在美被策反后,开始向CIA提供情报。与此同时,美国根据中科院间谍提供的情报,持续向台湾施压。
出于全球核武战略,美国根本不可能同意台湾当局制造核武器。
一旦台湾制造出核武器,美国如何自处?美国本就打算利用台湾掣肘中国大陆,而非培植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政权。
然而台湾当局一心想搞出核武器,频繁与西德往来,从南非购买铀、从美国购买钚,尽数用在核武器研发上。
彼时张宪义在美学习,实际就中科院核武器研发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更多情报还来源于中科院其他间谍,他真正发力于“蒋经国时期”。
美国强势干预下,老蒋只能表示暂时搁置核武器研发。美国并不放心,派出代表团亲赴中科院,当着中科院科研团队的面终止核武计划,关闭一切设备。
尽管相关设备一应关闭,台湾当局已然掌控核武器研发的一些基本研究。蒋介石病故五个月后,蒋经国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台湾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台湾的确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缺的是时间。不过美国和国际社会都不会给台湾充足的时间研究核武器,多方压力下,台湾当局才被迫停止研制核武器。
既然是“被迫”,代表台湾当局并不愿终止核武器研发。上世纪70年代中期,蒋经国重启核武器计划,依旧打着“大力发展和平利用核能”的幌子,暗地里加班加点研究核武器,打算给世界一个“惊喜”。
通过“以民掩军”的手段,表面上发展民用核能,暗地里研究核武器,研究核武器离不开人才,留学归来的高材生张宪义自然重返中科院任职。
虽说台湾当局用“以民掩军”的方式研发核武器,其实在民用核能方面也算不遗余力,前后投资几十亿美元,建设核电站、核反应堆、核设施,核电站发电量占到全岛发电量近一半。按照国际惯例,只要拥有核电站就被视为拥有核能力。
雄厚的民用核能基础,给台湾当局发展核武器提供了方便。“核计划”稳步推进,甚至在“短期”内有生产核武器的能力,且进行了小型核试爆。
那段时间,中科院内外异常活跃。
到1987年年底,有专业人士评估台湾当局距制造出原子弹只差一两年时间。一旦台湾当局制造出原子弹,很难想象世界格局走向。
1、美国和台湾省的关系或将改变
2、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的关系或将改变
从军事角度分析,台湾当局常规武器质量远远落后中国大陆,素来仰仗美国背后撑腰,即便是老蒋也曾悲观的表示,一旦失去美国庇护,台湾被解放只在旦夕。事实也证明美国确实是两岸统一的最大障碍,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未必是。
可一旦台湾拥有核武器,别说大陆投鼠忌器,美国也得换个方式和台湾相处。美国可不想台湾脱离掌控,阻止台湾核武器研发迫在眉睫!
就在此时,美国精心策划的张宪义事件发生。
三、张宪义事件
1984年,张宪义升任中科院核能研究所上校副所长。
从1967年进入中科院到1984年,他在研究所工作数年总算成为台湾秘密研究核武的核心人员,接触到核心机密。
美国多年前的一步“暗棋”,即将给予台湾当局“核计划”致命一击。
1988年1月8日,张宪义携妻儿赴日本观光。去日本之前,他才参加了台军每年例行召开的“自强会议”。
会议一结束,他就乘上去日本的飞机和妻儿会面。赴日本观光是假,外逃至美国才是真,到日本后,一家人乘飞机转抵美国。
张宪义的外逃,给台湾核武器研发造成致命打击。
他不仅是核武研发部门核心人员,还带走了大量内部文件、照片、工作日志等,他的外逃让台湾当局惊怒、茫然、绝望。
随后张宪义出席美国国会秘密听证会,听证会上,他将掌握到的关于台湾研究核武的一切情况和盘托出,包括台湾当局打算在“天马”导弹上安装核弹头。
顿时,全美上下一片哗然。
不单单美国哗然,大陆反应也很激烈。中国大陆到台湾直线距离不过一百多公里,而“天马”导弹射程为一千公里左右。一旦计划成行,意味着中国大陆将时刻笼罩在台湾核威慑下,那滋味可不好受。
听证会之后,美国立即向台湾施压。
过去台湾官方一度极力否认发展核武,采用各种坑蒙拐骗的手段,暗地里研究核武器干的热火朝天。
蒋介石时期,美国凭着蛛丝马迹强行终止了台湾核武计划。这一次台湾当局研究核武更隐秘、更迅速,若非张宪义带出的大量实质性证据,以取消对台“军事保护”作威胁,只怕台湾当局依旧不认账。
被逼无奈,台湾当局只能放弃研究核武。
就在张宪义外逃至美国第四天,蒋经国因心脏病突发撒手人寰。蒋经国离世,美国代表团抵台。
可不是来吊唁,而是拆除核设施。
自此,历经蒋氏父子两代人、几十年的“核计划”彻底失败。“张宪义事件”直接导致台湾当局“最接近成功”的核武计划破产,从理论上来说,台湾丧失了自发研发核武器的能力,这对台湾当局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任谁也没有想到,张宪义会成为台湾研发核武的“终极破坏者”。以至于台湾当局对其恨之入骨,甚至对其发了通缉令。
在美国庇护下,他的人身安全得以保证,并继续从事核能方面工作,不时还出席国际核能学术研讨会。
1998年蒋经国逝世十周年,张宪义向台湾当局写信。
“台湾停止研发核武,乃是美台双赢的局面。”
正是源于张宪义的外逃,才让台湾研发核武的计划流产。以结果论,所作所为其实是三赢的局面。
正如前面所说,一旦台湾研发核武成功,中国和台湾省又将何去何从?许是如此,不少人称张宪义为“伟大的叛徒”。
“台湾发展核武只会削弱台湾安全,而不是加强安全。”
许是深谙这个道理,他才会有此行为。至于事情真相,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究竟是为名、为利,还是为国之大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