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一个城市的竞争力,经济并非唯一指标,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的竞争力还涉及到文化、社会、教育、环境等多个方面。社会发展水平是广州作为综合性大都市的最大优势。曾经,能够坦然提出,“一座城市的好坏,越来越是看它能否为城市未来的创新铆足后劲和积聚动能,是否让实体企业和市民真正受惠,是否给年轻人职业发展和人生的带来希望。”广州自然有其底气。
一直以来,广州都是不少人记忆中粤味十足、习俗民情很地道、很有市井味的一座古老商都。
广州女作家张欣说,是广州教会了她务实,“一平方米的档口可以开很久,所有人都在很顽强地生活,他们化解困难的能力令人震撼。”因此,“有时候没灵感了,觉得没什么可以写的,就坐公交出去转一转,一个葱油饼摊、一堆人哗啦哗啦打麻将,甚至一碗米粉,看着这些,我就感觉有写不完的人和事。”她觉得,广州这座城市不会给任何人带来“附加值”,你是什么就是什么,“广州人的气质就是‘淡定’,它影响着我们对金钱、情感等方方面面的价值观。广州是写不尽的,我希望今后能发掘出这座城市更多值得书写的一面。”
而另一位知名作家蒲荔子看来,广州是一个充满荷尔蒙的城市,“没有和你觉得重要的人去过大排档,没有见过那沸腾的、嘈杂的、闪着迷幻光彩的夜,就不代表你来过广州。正像你没有在一个地方醉过哭过、奋斗过、失败过、痛苦过也快活过,你就不能说自己真正了解这里。”这个曾用笔名李傻傻,有少年“沈从文”之称的作家的不少重要作品正是在广州写就。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热爱广州的“广州人”其实来自大江南北,正如另一位作家所说,“北京把外国人变成中国人,上海把中国人变成外国人,同属北上广级别的广州却可以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
要想读懂广州人其实也不难,“他们看似随和包容,看似低调不争,看似不排外,其实骨子里有一份顽强,有一份说好了是坚守,说歹了是顽固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基于日常生活,基于世俗人生中的点点滴滴,如此生命立场,貌似很家常,其实很深刻。”
曾经,广州GDP稳居全国第三位,十多年前,广州就曾五次被福布斯评为中国最佳商业城市第一位,惊艳了京沪。但这都已经是过去式,这些年来,中国最热、最火的各种经济榜单上,看似广州都未缺席,时刻在场,但确实不如北京、上海、深圳那般风光,名次一再滑落,重庆和杭州,乃至成都、武汉、南京等城市都不时抢去了原属广州的位置与风头。
总部经济、科技创新与金融业的退步,被认为是限制广州经济发展的三大短板。制造业的后继乏力与超级企业的出走他处更让广州应对不暇。更忧心的是,即便是在广东省内比对,一度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广州的制造业产值位列深圳、佛山之后,工业品进出口位列东莞之后,金融不如深圳,宜居不如珠海……
尤其是在代表竞争力和前途的新兴产业上,广州并没有多少叫得响、拿得出手的品牌。北上深拥有字节、京东、腾讯、阿里、滴滴、华为、大疆等科技巨头,广州虽然也有着一批优秀的企业,但真正的世界级硬核产业“巨头”却是缺失状态。
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广州被称为“第三世界首都”,这个称号亦褒亦贬。广州人喜欢喝汤,于是想尽办法把“煲汤”做到了极致,海纳百川,却又底蕴深厚,味鲜至极,却又不辅作料。广式煲汤,食材的选取极其广泛,乐于尝试不同的搭配、组合,也许这恰恰是广州发展的神髓所在,搭配、组合发展,但这份广博与包容力却欠缺了几分果决,也未能如期实现产业经济的一路狂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