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这句广告词曾经如雷贯耳。

那个年代,张弓酒可是河南白酒界的扛把子,连茅台、五粮液这样的白酒大佬都跑来学习它的低度酒技术。

可谁能想到,这个曾经年销售额高达8亿的豫酒霸主,现在却连河南省前十都排不上?2022年的销售额竟然只有可怜的1.04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低度酒鼻祖

说起张弓酒最辉煌的时候,得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那时候的白酒都是52度以上的高度酒,一般人喝起来容易醉,很多人都不敢多喝。

国家一直想要推广低度白酒,让更多人能喝得起、喝得了白酒。

但是这个低度酒不是简单地加水稀释就行。很多酒厂试过,一加水就会出现白酒混浊、有悬浮物的现象,而且口感特别淡,水感严重。各个白酒的大酒厂,都没能解决这个难题。

1973年,张弓酒厂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研制出了38度的低度白酒。这种低度酒不但清澈透明,而且口感相对浓郁,不怎么显得"水"。这个突破可了不得,直接让张弓酒成了"低度白酒之祖"。

那时候,全国各地的酒厂都派人来张弓学习低度酒的制作技术。连茅台、五粮液这些大牌都来取经,可见张弓在行业里的地位有多高。

一位老酒厂工人回忆说:"那会儿啊,天天都有外地酒厂的人来参观学习,我们厂门口的车都停不下。"

荣誉加身的"黄金十年"

张弓前进的脚步一直没停。1979年,张弓被评为河南名酒;1984年又拿下了轻工业部质量银杯奖;到了1989年,更是跻身国优酒行列。简直就是拿奖拿到手软!

到了90年代,张弓酒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

1995年,相声大师马季在电视上说出那句"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立马让张弓酒火遍大江南北。

1995年到1997年,张弓连续三年稳坐豫酒销量第一的宝座,最多的时候一年能卖8个亿,利税就达到1.38亿元。

那时候的张弓酒太受欢迎了,很多老一辈的酒友都说:"那会儿啊,想买张弓酒还得托人走关系呢!一瓶酒到手,那叫一个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盛转衰

可是,好景不长。眼看着酒卖得太火爆,供不应求,张弓酒厂的领导们有点飘了。他们想着要扩大生产,就建了个新的北厂。

一个老员工回忆说:"那时候光顾着扩大规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都顾不上了。大家都以为酒好就能一直卖得好,结果市场变化这么快,我们却跟不上了。"

更要命的是,南北两个厂区之间还产生了矛盾。有业内人士说:"两个厂各搞各的,互相之间没有配合,反而经常起冲突,这不是找死吗?"

商标之争

2002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张弓酒厂破产了!

更糟糕的是,南北两个厂分别被不同的人买走,变成了"张弓老酒"和"张弓酒业"两家企业。

从此,两家企业为了"张弓"这个商标打起了没完没了的官司。一位业内人士感叹:"两边打官司打得热火朝天,可品牌价值却越来越低。市场不等人啊,趁着他们打官司的功夫,其他酒企都发展起来了。"

其实,在河南白酒界,商标之争并不罕见。同样是河南老字号的杜康酒,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商标之争。不过在政府的协调下,两家杜康最终实现了合并,现在发展势头很不错,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都在稳步提升。

张弓其实也有过这样的机会。据知情人透露,两家张弓曾经在2015年左右几乎要合并成功。当时双方都已经达成了收购协议,但在执行阶段又出现了分歧,最终这次"重聚"以失败告终。

"真是可惜啊!"一位业内人士说,"要是当时能合并成功,张弓说不定早就重振雄风了。现在倒好,两边都死扛着,结果都没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河日下

到了2021年,河南省评选白酒"金花"和"银花",张弓连银花都没评上。

2022年的销售额只有1.04亿元,连河南省前十名都排不上了。

看到这个数字,不少老酒友都唏嘘不已:"想不到曾经的豫酒老大,现在混成这样。"

同样是商标之争,杜康靠着政府引导走出了困境,张弓却还在原地踏步。这不仅仅是两家企业的损失,更是整个豫酒的遗憾。

专家们说,只要商标之争不解决,张弓酒想要重振雄风基本是没戏。那句"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的广告语,如今听来更像是一声叹息。

你觉得张弓还有机会像杜康那样实现"涅槃重生"吗?

作为一个在低度白酒领域有过重大贡献的品牌,它的未来会怎样?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