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社评】让惠民政策的红利充分释放

某一领域的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其实反映出这个领域的改革遇到了阻力。短期看,这会使百姓得到的实惠打折扣,长远看,会影响百姓对改革的信心,甚至影响政府的形象。

近日,《工人日报》推出一组系列报道“这些惠民好政策缘何落实不到位”,集中报道了一些被普遍叫好的惠民政策却因种种原因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和企业尝试建立过期药品回收点,然而回收遇阻,无奈停止回收;医师多点执业在广东试点6年,办理医师多点执业手续的年均仅2000人次左右;能够让创业者凭证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就业创业证》问世两年,多地未落地;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达280多项,一些地方和企业落实起来却时冷时热、时紧时松;节能建筑叫好不叫座,打节能牌的多,买节能账的少,等等。

民生问题关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惠民政策缘何落实不到位呢?

就这些惠民政策本身而言,一些政策在制定前的调研不够充分,导致部分细节与现实脱钩,不接地气,惠民效果不佳。比如,一些地方推出的创业优惠政策没有考虑创业周期问题,不能让创业者充分享受到政策的红利。还有一些政策对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不周、难度估计不足,导致可操作性不强。比如,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很好,但是保障措施、医疗责任保险等配套制度未跟进,最终政策遇冷。再比如,家用过期药回收,市民操作不便利,药店等相关方的参与成本加大,最终执行不下去。

具体到政策执行过程,一些地方“软执行”,阻碍了惠民政策的落地。以安全生产为例,不少地区和企业“上级不强调不抓”“领导不检查不抓”,以至于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成了分析安全事故中“老生常谈”的原因。也有一些政策在执行中遇到体制机制阻碍,变了形,打了折扣。比如,个别地方在创业优惠政策中,增加了户籍等限制条件。《就业创业证》问世两年,但不少地方总能找到“恰当”的理由,把政策按在纸上,迟迟不能落地。

推行惠民政策就是要让百姓共享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提升百姓的获得感。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实际是一面“镜子”,某一领域的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其实反映出这个领域的改革遇到了阻力。短期看,这会使百姓得到的实惠打折扣,长远看,会影响百姓对改革的信心,甚至影响政府的形象。

要想让惠民政策真正@所有人,需要政策制定、宣传推广、执行等每个环节一起努力。在政策制定时,多倾听百姓的声音,抓住现实痛点、难点,做到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注重事先的通盘考虑,确保政策的可操作性,且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对政策作出适当调整。同时,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在干部考核中,强化各地官员落实民生政策的责任意识,从而确保惠民政策能够@所有人,民生政策的红利得以充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