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实秋《雅舍谈吃》中有一个关于天津狗不理包子的笑话流传甚广。食客咬开刚出笼的包子,热汤溅到同桌脸上,堂倌赶紧递过手巾把来。那人却说“不忙,他还有两个没吃完哩”。这个故事在小编的大学课堂上就听过。现在的市场上,人们还喜欢狗不理包子吗?

一、狗不理之名的由来传说

“狗不理”名称的由来有不同的传说。其中一条流传较广的说法是:天津早年运河码头一带形成饮食市场,清同治8年一家“德聚号”包子铺生意兴隆,乳名“狗子”的徒弟高贵友勤劳忙碌而木呐寡言,顾客都说“狗子不理人”,久之“狗不理”便取代店名而流行。据说,后来高贵友对包子实行了重大改进:包子皮方面,把“大发面”改成半发面;馅儿方面把“硬馅” 加进高汤改进为“水馅”。这样的口感更加适合大众食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为何狗不理包子在天津有名?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有名,首先原因是依赖京杭大运河造成的食市场的空前繁荣。北京从建都时就高度依赖经大运河(北京到杭州)“漕运”而来的南方粮食,明清两代漕运规模不断加大。通往北京的河道较浅,巨量粮食及百货要在天津换小船转运,因此天津以三汊河口为中心,形成繁忙的转运码头。元代诗人张翥《代祀天妃庙次直沽作》中写道“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运河商业流通的繁华,导致各种底层劳工的出现,吃到便宜又容易饱的包子,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这也可以算是运河边上最著名的运河快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五花八门的天津包子文化

天津的包子业兴盛,五花八门,其中以牛肉包、羊肉包、肉皮包、素馅包的名店居多。许多著名的散文化或美食家都有讴歌天津的包子,特别的,很多人都认为天津的包子来源于淮阳地区的汤包。这里有牵扯到“玉华台”品牌之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汤包一直是天津玉华台的保留菜品,然而现在的天津人对“汤包”一词十分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后来由于北京的玉华台在北京,把淮扬汤包做的风生水起。天津的不乐意了,就打起来了官司。不过后来,天津店因为能拿出1946年商业管理部门的注册档案而获胜,据档案天津店的创办者来自淮安。天津也因为玉华台等品牌价值,淮安汤包也成为淮扬菜之乡的代表性食品。不过需要插一句的是,梁实秋《汤包》一文中提到的“玉华台”指的是北京那家淮扬菜馆,天津玉华台与其并无关系。所以,这就是剪不断理还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网友留言告诉我,天津狗不理包子现在就是坑爹货,也就外地傻子才会去吃。又贵又难吃。小时候的味道,再也不在了。

究其原因,也许是这些百年老店多属于国企(饮食服务集团公司)的体制造成的。毕竟,狗不理老店经营的好不好,跟一把手,其实没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