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OpenStack领域工作了一段时间,目睹了一些情状,无论OpenStack的落地是成功还是失败,大多是源自非技术性的原因。

如何成功地将OpenStack落地?我们把技术放在一边,首先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为此,需要增强语言的强度,行文之时会刻意采用人民日报社论腔。

首先,必须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构建的藩篱中脱身出来,不盲从、不盲信,对事物的快速发展性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接受度。

到目前为止,共有184个国家的656家公司对OpenStack持续投入力量,总计有70509人推动着OpenStack波浪式发展。在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下,OpenStack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高速推进过程。

Havana版本也许是不成熟的,但Icehouse版本就可能更多地被应用于实际,而Juno版本则让人感到惊喜,Kilo版本或许解决了许多问题,Liberty版本带来更高的稳定性,Mitaka版本和Newton版本正在让人感慨“换了人间”,一夜之间Ocata版本又横空出世。

不要被3年前一次失败的OpenStack应用所困扰,那个时候,OpenStack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现在,这个孩子早已自由奔跑在阡陌交错的原野之上。

这个自由奔跑的孩子让闭源的商业公司感到恐惧,于是,它们就用FUD策略去打压OpenStack。

FUD是Fear(恐惧)、Uncertainty(不确定)、Doubt(怀疑)的缩写,是指在市场竞争中采用恐吓的方法,恐吓竞争对手及其合作方,同时,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得竞争对手的客户群体对合作前景产生不确定和怀疑的感觉,进而动摇其合作意愿。采用FUU策略的通常是实力强大的公司,公司实力越强,FUD策略越有效。

如果你手中有OpenStack项目,不要被这些恐吓而吓得冷汗淋漓,不要怕!还记得当年Linux发布之初那些甚嚣尘上的恐吓吗?什么?!你敢用Linux?!一点都不稳定对硬件的支持又不好没有正规的官方技术文档全靠自己上网看“Howto”文档而且只能用命令行操作你行吗你行吗你行吗?

每年,在闭源商业公司的运作下,各类媒体热衷于发布各种文章和统计数据,预言OpenStack的萎缩和消亡。就是在这些诅咒声中,OpenStack茁壮地生长着,掰开闭源商业公司紧攥的手,在私有云市场夺过属于自己的份额。

然而,在坚定信心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认识到:一方面,OpenStack前景广阔是事实,另一方面,自行改造社区版OpenStack并应用于生产环境的想法是异想天开,因为你不是技术全才无法独自搞定软件、硬件、存储、网络和安全也是事实。请收起万丈雄心和凌云壮志,在众多专业的OpenStack厂商中寻找适合的商业版OpenStack技术方案和服务,以耐心和谨慎去逐步推进OpenStack在生产环境中的落地和应用。

显然,对商业版OpenStack及其技术服务队伍的选择,是决定OpenStack应用是否成功的关键点之一。一整套合理的评估机制和流程可以确保最佳OpenStack提供商的胜出,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如果建设方一味地追求低价,而承建方为迎合建设方而报出不合理的低价,那么,看似你情我愿,其实并不皆大欢喜,后期的项目建设将遇到各类资源的短缺问题。

一方面,对OpenStack在整个云计算行业的大趋势具有充分信心,另一方,在其落地的具体问题上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使用OpenStack不是为了赶时髦,更不是为了过一把技术瘾,在部署OpenStack之前,必须对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全面的思考,尤其要对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

OpenStack是一种全新的正处于剧烈演变之中的构建云平台的开源技术,与闭源的商业软件相比,它不一定更灵活和敏捷,甚至也不一定更加便宜(谁说开源的就一定是便宜的?)。

对传统性较强的公司来说,现有的大量闭源商业软件已经构建了成熟的云环境,而且,通常是一个具有巨大惯性的云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引入OpenStack,如果不坚持“共生、共存、共荣”的原则,人为地硬性植入OpenStack并企图以之取代现有的云环境,那么,结果就必然是对现有云环境的破坏和OpenStack的彻底出局。

而对小型公司而言,选择OpenStack是非常奢侈的,因为小规模的技术队伍根本无法全面地掌控这个云操作系统。

云计算的时代已经来临,无论是开源的OpenStack云操作系统,还是闭源的VMWare云计算系列产品,它们在生产环境的落地应用已经日渐成为常态,它们之间既相互竞争又彼此促进,这种“共生、共存、共荣”正在构建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基石和栋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