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作战和取胜的基础是什么?上乘的谋略,优秀的指挥官,还是骁勇的战士?其实这些都是一部分因素,军队要战斗,最最基础的就是要有弹药。即便是拿破仑来了也无法带领一支没有子弹和炮弹的军队取得任何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子弹是由弹丸、药筒、发射药、火帽四部分组成。普通枪弹的制造其实并不复杂,但如果想流水线成千上万亿发的数量生产出来,还是很考验军工实力的。这对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印度来说是一道坚固屏障。至今其从以色列引进的STAR-21“塔沃尔”短突击步枪使用的5.56毫米弹药都要源源不断的从以色列进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不单单子弹生产不了,火箭炮使用的122毫米火箭弹,AGS-17榴弹发射器的30毫米榴弹,23毫米高爆弹,40毫米枪榴弹都完全生产不了。作为印度陆军地面火力的绝对扛把子,进口的T-90S坦克使用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种高级货,印度更是一枚都生产不出来,每年花大笔的银子从俄罗斯进口海量的各式弹药。可以说,俄罗斯跟一度做一单军火生意,能救活十几家弹药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印度自己统计的数据,印度军队按计划应该储备能应付40天激烈作战需求的弹药,而实际上储备的刚刚达到计划的10%。在总计170种弹药中,竟然有125种弹药类型严重短缺。弹药总计短缺额达73%之多!如果不计较种类单纯从数量上算,印度的弹药储备只能满足4天作战需要,连一周都撑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严重的是,印度从全世界买来的武器装备种类过于庞杂,堪称后勤的噩梦。仅以陆军连队使用的轻武器种类计算,有AK-47自动步枪,英萨斯突击步枪,STAR-21短突击步枪,DSH重机枪,MG-3通用机枪,布伦轻机枪,MP-5冲锋枪,甚至服役快上百年的李恩菲7.7毫米步枪都在位,这无形中更加剧了由于弹药自产困难而带来的麻烦,而印度好像对此并不是很在意,依然闷头买买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