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在我们的印象中是日常用品,生活中几十块就能搞定。

但如果这个碗已经有上百乃至上千年的历史呢?

如果这个碗曾经被皇帝等大人物用过呢?

如果这个碗全世界就一个呢?

那这个碗的价格可就真的能让你吃不起饭了。

一炮而红的小碗

————————

收藏圈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0年前,美国纽约有一家人在旧货甩卖中花了3美元淘到一只乳白色的旧瓷碗,买完之后就放在家里的壁炉上当做装饰品,直到有一天一位专家去家里做客,看到这个碗之后直接就震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3年纽约市举行的拍卖会中,这只直径仅12.7cm的碗以222.5万美元的价格拍出,而买家,还是大名鼎鼎的朱塞佩·埃思肯纳齐,他可是曾以约合人民币两亿元拍下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的金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美元捡漏,最后拍出220余万美元,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捡漏故事太过离奇。

于是,我曾好奇的刨根问底地打听一下,得知权威的说法是:故事动听,可惜是编的,一路润色,弄假成真,弄真成假。

我们的社会热衷各类八卦,一个成交高出估价十倍的小碗,加上传奇故事,的确能给今天的生活添些佐料,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特产”:天价碗

————————

北宋时期的瓷器不仅有韵味还非常大气,碗也不例外。除了上面那只,这只已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也是如此。这只碗在上世纪30至70年代为英国著名藏家艾弗瑞·克拉克夫人所藏,约在1976年转入日本私人藏家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在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以天价2.07亿港元(约为1.8亿人民币)成交,较拍卖前估值底价高逾3倍,刷新了宋瓷世界拍卖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闹”的乾隆碗

————————

跟宋朝清冷的韵味比起来,清乾隆帝的风格就鲜艳热闹了很多,连名字也长多了。这只碗名叫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是乾隆珐琅彩瓷器的杰作。碗上绘有杏花盛开,春风吹绿柳,双燕比翼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侧面海有乾隆御笔行楷题诗:“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碗底有蓝楷书款《乾隆年制》。在2006年11月28日香港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秋季拍卖会上,被香港女富豪、收藏家张永珍以1.5123亿港元(约为1.3亿元人民币)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小碗闹春拍

————————

乾隆帝的爷爷康熙也喜欢喜庆一点的碗。一只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曾亮相2013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先以4000万港元起价,经过几轮竞价,最终以6500万港元落槌,虽然低于此前预计的7000万港元成交价,但还是刷新了康熙时期瓷器拍卖的记录。关注“瓷器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瓷胎画珐琅始于康熙年间,是清朝宫廷瓷器中极尽珍贵华丽之作,尤以胭脂红或粉红色料最为难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简约越经典

————————

上面说的都是咱们国家的古碗,其实其他国家的碗也很贵。2016年12月,一只风格极简、历史只有大约40年的瓷碗就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以13.8万英镑(约合117.7万元人民币)价格成交。算上交易费用,买家需为这只碗支付147.6万元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出自英国知名的陶瓷工匠露西·里,其作品在过去30年里被许多世界知名博物馆收藏。这个碗做成7年后,就被一名私人收藏家收购。拍卖前估价为3万英镑(25.6万元人民币),开拍后受到热烈追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只碗从外观上看并不特别,英国《每日邮报》形容这只白底蓝条的碗大小和样子类似宜家家居4英镑(34.1元人民币)的沙拉碗。但艺术品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经济角度,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才是核心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家沙拉碗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它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古玩最新咨询目前是国内最权威,正规的交易平台,汇聚南京博物馆,江海博物馆,浙江博物馆三大博物馆联合以及同曦集团的资金。关注并邀请好友加入将有机会成为内部会员。会员实行邀请制,可参加鉴宝交流活动。

更多古玩交易咨询(189-6914-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