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冬,或者天门冬,是一门中药材。

像我这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竟然会认识这门药材。

因为母亲。

母亲从老家来看我的时候,带了满满一玻璃罐的天冬。她拿给我看,拨开上面盖的一层纸,我看到一罐子的土。

“不是土吗?”

“在土下面,一根根小长条。”

土下面真的有一根根纺锤型的小长条,土黄土黄的。

退休后,父亲母亲赋闲在家,父亲先迷上了中草药,最喜欢听老人家讲草药的土办法,譬如“十八缺”去蚊虫叮咬,蒲公英消炎止痛。母亲紧随其后。闲来无事他们会上山找草药。摘过野菊花,挖过茅草根,种过蒲公英。这些中草药总都会进贡到了我这里。

这天冬倒是第一次听到。

“这有什么用呢?”

“用处很多,你爸跟我讲过,我记不了那么清楚。反正是很好的东西,你自己去百度下看看吧。”

我没有百度,他们说什么好就什么好,他们让我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即使觉得家里总有股中药味,他们端来的奇奇怪怪的东西我也都会喝掉。

这次,母亲端给我的是天冬核桃仁鸡蛋甜汤。有核桃仁的香味,有鸡蛋的鲜嫩,甜甜的还不错。至于天冬是什么味道,没尝出来。

母亲连着给我喝了三天。第四天,因为家里有事,明天她要回老家。当天晚上她跟我说,明天早点起床,我要教你怎么做天冬甜汤。以后你自己做。

这个小东西很难做吗?我当时心里想。

第二天起个大早,母亲拿出那个玻璃罐,然后开始动口不动手地指挥着我。

“一次拿2-3根,其他的用纸盖好放回去。”

“抖掉土,用水冲洗干净。”

“干净后去皮,用手剥。这样不行,没弄干净,慢慢弄,细致点。”

我终于看到了天冬是什么样子,白白的,不是纯白也不是乳白,有些发黄,水水灵灵的,水到透明。

我想,这样好了吧。是要整根扔进去还是要切碎呢?

母亲递给我一根竹片。

“用这个把天冬劈成两半。”用竹片劈开?仔细看,原来竹片一头已经削成薄薄的,俨然是一把小竹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好奇地问:“还有这样的工具啊?哪里来的?”母亲说:“我自己做的。”

我惊讶地抬起头:“妈你这么厉害啊!这怎么做的?”

“拿把小刀慢慢削,一点点削,就削出来了。”

“为什么不拿小刀直接切呢?”

“老祖宗传下来的,中药材最好不要跟金属的接触,最好就是天然的工具。竹子做刀当然最好了。”

我听指挥,用小竹刀把天冬劈开两半,里面竟然还有根细细的白色的芯。

“这根芯要挑出来。”

“这么麻烦的啊,为什么呢?”

“老人家都是这样说的。我们就照着做。把芯挑出来后,再把天冬切成小小块。”

我把天冬切好,母亲已经把核桃仁摆在案板边。

“这个也用竹刀切好。”

细碎的核桃仁和天冬混在一起,放入砂锅,放水加热。

“等水沸后,改成小火,煮四十分钟。”

“四十分钟?要这么久的啊?”

“是啊,所以要你早点起来。”

四十分钟后,放入红糖、打入鸡蛋,一碗天冬核桃仁鸡蛋甜汤才算正式完工。

每次母亲把这碗甜汤端给我,我只管喝。从没想过背后竟会有这样的心思,竟是耗费了这么久的时间。

母亲回去后,初夏的早晨,会很早醒来。然后我就开始煮天冬核桃仁鸡蛋甜汤。

清洗,剥皮,劈开,去芯,切成细碎小块,混合核桃仁,加水煮上40分钟,放入红糖,打入鸡蛋,出锅。

每个步骤,有条不紊,慢条斯理,细心细致。

小火咕噜咕噜,香气氤氲飘散。

我感受到了传承的慢调。

之后,我去百度了天冬的功效。

天门冬,甘苦,寒,入肺、肾经。滋阴,润燥,清肺,降火。很多古医书上都有它的记载。譬如《千金方》里就记"治虚劳绝伤,老年衰损羸瘦,偏枯不随,风湿不仁,冷痹,心腹积聚,恶疮,痈疽肿癞,亦治阴痿、耳聋、目暗。"

去芯是因为芯为大寒,吃下去会太过寒凉;母亲说一次不能吃多,连续吃不能超过5天,也是怕身体过寒。

除了这些,竟然让我发现,它原来还有美白功效。

后来才知道。成天在外跑采访,我已经黑了好几个等级;偶尔跟家里电话抱怨了下,父母都记在了心上。家里附近山上已经没有了这种药材,父亲母亲先坐车再坐船去了一个很偏僻、人际罕至的岛上,找到了它们。

看着玻璃罐躺在泥里的天冬,忽然想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片子里面记录每一样食材的获得,从来不是信手拈来。需要翻山越岭,需要上天入海,需要超常的辛苦,需要耐心的等待。所有收获的食材,我们都会为家人留上一份。清洗整理,加上调料,慢调火候,悉心搭配,最后以非常家常的样子出现,却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最有匠心的珍宝。

而后延续,到下一代。

传递的是手艺,传递的是心意。

所谓心传。

记录了一段解说词,作为结尾: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