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本地发生了很多小龙虾相关性的横纹肌溶解征案例。

这些患者在食用了小龙虾后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个别患者还出现了胸闷气喘和尿量减少尿色深黑的现象。

这些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的患者大多在普通病房或者门诊治疗7-10天后得以康复,但是也有极少数患者因为前期没有重视或者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不得不进行血液滤过等花费较大的特殊治疗。

虽然我们也做过一些系统的研究,但是并没有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也就是说为什么吃了小龙虾后会出现横纹肌溶解,并没有肯定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一些所谓与农用抗生素、重金属、洗虾粉等有关的言论,也只是推测,并没有任何可信的数据或者直接的理论支撑。

至于是否与食用小龙虾的数量有关,更加是没有明确的结论。事实上,有不少患者仅是食用了数个小龙虾后便出现了横纹肌溶解。

至于为什么下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在去年会爆发(或许,用比往年明显增多更加准确)也是不得而知。

在2016年的七月份,我们已经接诊并且确诊小龙虾相关性横纹肌溶解患者已经将近70例。

但是今年同期,却仅有4例!

为什么2016年这样的患者如此之多,而2017年却明显减少?

是人们不再食用小龙虾吗?是小龙虾的产地发生了变化吗?是小龙虾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化吗?

很显然,并非以上原因。

事实上,在本地的大街小巷充斥着各种制作贩卖小龙虾的餐馆,有路边摊贩,有大排档,有高级饭店;有售价188元一斤的高档货,也有20元一斤的平民价;有每年只做小龙虾的专业饭店,也有更多人在菜市场采购后自行烹饪。

总而言之,本地人毒小龙虾的热情并没有因为去年大规模的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征而降低。

即使今年七月份,我们仅发现并确诊4例小龙虾相关性横纹肌溶解患者,而且着4例患者也都是在高温结束,开始出现降雨之后才出现的。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我今年第一次遇见的横纹肌溶解患者是一位22岁的在校男大学生!

患者9个小时前和同学在校外美食街食用烧烤后,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开始患者认为是感冒的症状,所以并没有重视,但是九个小时来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愈发明显,并且出现了少尿和胸闷的症状。

询问病史的时候,患者告诉我:“我在烧烤店根本没有吃什么,就是吃了一只青蛙、三个小龙虾和一瓶啤酒!”。

事后患者自己嘲笑道:原来这个夏天,青蛙、小龙虾和啤酒更搭!

听完患者的回答后,我自然不会天真的认为真的是感冒这么简单。事实上此时患者的CK、CK-MB、MYO、CR等指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异常。

虽然从临床上来看,导致患者出现横纹肌溶解的根本原因就是那次烧烤,但是到底是青蛙还是小龙虾,又或者是两者都有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吧。

后来出现的3例患者则都是单纯食用了数量不等小龙虾,最少的食用了10只,最多的食用了60只。

为什么今年小龙虾相关性横纹肌溶解征来的如此之晚、如此之少?

虽然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是美小护一句玩笑却给了一些提示,她说:“今年的大雨比往年来的晚了一些,今年的洪水也比往年来的晚了一些!”。

或许,真的如她所说的那样:这种不定期流行的小龙虾相关性横纹肌溶解是和暴雨、洪灾有关吧?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如果需要确认,还需要更多的数据去支持,更多的时间去观察,更多的人去收集资料。

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近期开始出现小龙虾相关性横纹肌溶解征,慎用小龙虾!

关于更多相关内容,可以点击以下链接:

疯狂的小龙虾

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我的微信公众号:最后一支多巴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