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8日,山西省偏关县水泉乡徐家沟村,白向国(中)一家正在长城脚下收获土豆。他们的身后是明长城烽火台,烽火台的另一侧就是内蒙古。40岁的白向国是太原一家景区饭店的大厨。黄金周期间,他却请假回了家,“家里种着20亩地,老人年龄大了,干不动了,我得赶紧帮他们收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偏关是国家级贫困县,农作物以小杂粮和土豆为主。据当地文化学者介绍,偏关长城沿线的农民很多是戍边将士的后裔。徐家沟是一个只有20余户人家的小村子,人口最多的时候也仅74人,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十几个老人留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向国也是众多外出打工者之一。凭着做饭的好手艺,他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虽然长期在城市打工,但他干起农活来一点都不含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秋的晋北寒气渐重,但白向国干得满头大汗,“着急啊,假期快结束了,得加把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向国的母亲牛海娥64岁,因为长期劳累,膝关节不好,不能长时间站立或蹲着,只得跪在地上捡拾土豆。老人用棉花和旧布做了个套子保护膝关节。"儿子孝顺,一方面是怕我们累着,一方面也是怕我们太闷了,所以跑回来了。"老人很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向国的父母种着20亩地,其中18亩小杂粮,2亩土豆。“浇不上水,靠天吃饭。”白向国的父亲白占有告诉觅晋,“平均每亩地年收入500元左右。土豆比小杂粮好点,一亩能挣700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挖出来的土豆大小不一。牛海娥老人说:“每斤能卖4毛多,但现在还没人来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城脚下的土豆好,没污染,你们带回去尝尝。”牛海娥老人热情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挣扎着站起来,挑最大、最好的土豆装进编织袋里,要送给我们。老人的朴实和热情让我们动容。再三推辞后,我们从袋子里拿了几个留作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山西将重点打造以“黄河、长城、太行”为支撑的三大旅游板块。徐家沟这个寂静的小村或许即将热闹起来。觅晋将继续关注白向国一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