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薅羊毛”本意是沿袭春晚小品中白云大妈的“薅羊毛织毛衣”的做法。现在以80、90后为代表的新兴都市族们为代表,热衷搜集各个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各类商家的优惠信息,在网络和朋友圈子中广为传播,这种行为被称作薅羊毛。目前已经渗透到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滴滴打车等打车和拼车软件送代金券,美团外卖,饿了么点餐减免活动,百度钱包,免费送话费充流量等诸多活动,都可以称为薅羊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付宝是“薅羊毛”活动发起者中的佼佼者。从春节的集五福,双十一的火炬红包,满减活动以及从11月15日开始的10亿元红包放送,支付宝以及淘宝系各类花俏的促销优惠活动无一不挑动“羊毛党”的神经,而圣诞节的又一次10亿红包放送则是支付宝为了拓展三四线城市的小商家移动支付市场推出的活动,更是将全民带入了“薅羊毛”的狂欢大派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支付宝比其他平台更吸引羊毛党的关注,甚至将更多的普通人变成了“羊毛党”?除了平台本身的用户群体庞大以外,就是支付宝惯常采用群众路线,通过放送红包的方式调动了各类草根的积极性,无论经营流量生意的组织,还是你家门口卖水果的小商贩,甚至平时不怎么联系的亲戚同学都在这时间窜出来,以微信、朋友圈、QQ、微博、论坛甚至是短信的方式自发成为了支付宝的流量工具。

这事情看起来没任何问题,支付宝获得了新用户,而用户也获得了优惠。但是问题是,你是否真的需要?你以为自己在“薅羊毛”,过程中我们是否被薅掉了什么?一切是否真的是“我需要而你正好拥有”那么美好呢?在一次次“薅羊毛”的过程中,原本因为获得优惠的快感在逐步消退,逐步变成是否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优惠的焦虑。被疯狂轰炸自己的社交圈,许久未有联系的同学、朋友开口第一句,“来,扫一下我这个支付宝二维码”。

没有最大化“薅羊毛”的数学能力的人甚至都会被排除在社会圈外。网上关于抢红包和使用红包的攻略,铺天盖地,都在教你如何薅羊毛。甚至在知乎这样的知识分享类应用上,羊毛党的帖子数量也名列前茅,无论你是否迷恋“薅羊毛”,你都被一个满是“羊毛党”的世界包围了。如果你不懂一点方法论,大概会被扣上一顶人傻钱多的帽子。在此次“薅支付宝羊毛”的活动中,你不是那个我们每天见面打招呼的人,你只是一个扫一扫会有红包的二维码,与别的人一般无二。我们交流的方式不是表情,不是语言,而是一串口令,一张二维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12年淘宝推出第一个双十一“光棍节”活动开始,这个原本应该是单身的人丧气的日子变成了所有人的购物狂欢节。那以后,每个节日都被全社会不断增长的消费主义情绪异化成了购物节。或许“薅羊毛”一开始只是人人都有的占小便宜心态,后来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薅羊毛助长了我们的欲望,但那些可能并不是出自于我们的本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薅羊毛”的流行或许可以看成是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的缩影。在“薅羊毛”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的真情实感、我们的朋友、我们的表达、我们的情绪、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也被薅走了。可以断定,我们本身也被“薅羊毛”薅了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