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豪华出租车司机“私奔”事件最为有名。2004年9月,杭州市继上海、宁波之后,政府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将100辆奔驰车投入出租车市场,一辆车每月的承包费为13200元,虽然后来有所下调,但是矛盾还是激化了。2006年1月9日,8名河南籍的出租车司机将6辆“奔的”开回河南老家,要求解除承包合同。公司派人前往与司机达成协议,公司退还每辆车8万元的押金,同时每辆车支付公司5000元的违约金。(2)2006年2月22日,当地物价部门宣布上调出租车运价,而这并不能解决豪华车高耗费的问题。杭州市一个郊县即将更新200多辆出租车,绝大多数司机强烈呼吁政府降低对新出租车的排量要求。(3)

北京出租车的“故事”比较多,主要包括选型、涨价和“过劳死”等几个方面。关于选型,标准定得有倾向性:长度4.5米以上、1.8升排量的,明显就是冲着北京现代车去的,北京几大出租汽车公司的老总成了“宝贝”——去了韩国不说,还随神龙公司去巴黎看了车展;奇瑞公司只是请去黄山,稍逊风骚;难怪北京现代信心十足,势在必得。(4)出租车涨价更是毫无商量的余地。尽管社会上认为应该降低出租车公司的“份子钱”,但是,出租车公司振振有词地说,5000多元的份子钱发给司机500多元的工资,再加上五险、油费补贴、税费等,利润已经“很薄”了。(5)北京出租车司机“过劳死”的报道也让人震惊,2006年4月12日,36岁的出租车司机崔某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在自己的车里。近两年来,该城市类似的事件至少已有7例。(6)尽管有关法规规定连续驾驶车辆不得超过4小时,而北京出租车多为两个人倒换,每个人也得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7)

上海的典型事件是一个普通出租车司机上MBA课。一般的出租车司机每月可挣2500~3000元,而该司机却能挣到8000多元,并且稳定了七八年之久。他所讲的办法的核心是“挑选乘客”:在医院门口,一个拿着药的,一个拿着脸盆的,你载哪一个?在人民广场,一个年轻女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一位男子带着女友是来逛街的;一位男子穿着羽绒服、绒衬衫,拿着笔记本包。该司机选择了第三位,因为他是公出的,据说微软公司都要请他去做报告。(8)但是,聪明绝顶的上海人忘记了这样最为浅显的一个道理——既然出租车司机可以选择乘客,就说明出租车太少了,应该增加供给。假如出租车过多了,又怎么可能从容地挑选乘客呢?或者反过来,是否应该由乘客挑选出租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