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定律。功高震主十不存一。于是便有了“伴君如伴虎”血淋淋的忠告。

当然凡事都会有例外。拿汉初三杰来说,韩信的最终结局是有目共睹。唯有张良功成身退,告老还乡。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垓下之战中,韩信不封王不出兵的事情。在刘邦危急存亡之时,要求列土封疆。韩信最终的命运大家已经看到了。在韩信之前还有一个人,也是在大战之前要地要钱。但是却能功成身退得以保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两种同样的行为,却有着两种不同的结果呢?

我们先来分析下韩信当时背景。当时有一句话叫做“得韩信者,得天下。”韩信的作战指挥能力不容置疑,刘邦对韩信一直也是信任的,从萧何月下追韩信到官拜大将军。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北方大定,居功至伟。可偏偏这时候,在刘邦和项羽争天下的关键时刻,需要团结共抗大敌。以出兵为由要挟汉王刘邦封其为齐王。这本质上来讲就是勒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再来看看王翦。在秦灭楚之战中李信大败而归,秦王嬴政复请王翦时。王翦同样是要兵要地。六十万大军可谓是秦国倾国之兵。在临行之时又是要宅要地。秦始皇问起缘故。王翦答道:“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秦始皇听后大笑。秦始皇放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握倾国之兵,如果不文秦始皇要田地惠及子孙。让秦始皇感觉他是一个胸无大志的老实人。要不以秦始皇的性格怎么能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来看,王翦要的是钱,其实他要的也不是钱而是秦王的心安。而至始至终王翦是臣,而秦王始终是大王。他清楚自己的位置。

韩信但是是什么性质,他要的是王,要的是列土封疆。要的是整个山东。这个胃口是不是有点太大了。